健康養身★寶寶出生到底要不要「剪睫毛」? 這個媽媽剪了不久,小孩竟然...?!後悔都來不及了!!

寶寶出生到底要不要「剪睫毛」 這個媽媽剪了不久,小孩竟然... 後悔都來不及了!!

(圖片來源m.jiankang

一位年輕媽媽,為了讓小孩眼睫毛變得更濃更長,幫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剪睫毛,結果竟引起寶寶眼部嚴重發炎,還好及時就醫,保住寶寶眼睛。

拿著剪刀靠近寶寶眼睛,這麼近距離地操作精細手部運動,加上寶寶並不會乖乖地一動不動任你擺佈,如果不小心碰到瞼緣(眼睛邊上寬約2.5毫米的結構,包括部分眼瞼的皮膚,還包括睫毛、毛囊和一些皮脂腺),還可能會傷及毛囊,引起瞼緣炎。

在這個刷「顏值」的時代,很多年輕媽媽以為把寶寶的眼睫毛剪掉重新長就能擁有捲翹迷人的長睫毛,而真相是,這樣做不但會使寶寶的眼睛失去保護,反而更易引起各種眼疾病。現在就告訴您為什麼不要給寶寶剪睫毛

 

寶寶出生到底要不要「剪睫毛」 這個媽媽剪了不久,小孩竟然... 後悔都來不及了!!

眼睫毛的作用

睫毛除了能讓眼睛更迷人,也是眼睛的第二道防線。任何東西一接近眼睛,先碰到睫毛,便立即引起閉眼反射,保護眼球不受外來的侵犯。人的睫毛有遮光,防止灰塵、異物、汗水進入眼內,和眼瞼一起對角膜、眼球進行保護的作用。

單根眼睫毛的壽命

一根睫毛的生長期為2個月,休止期長達3-9個月,單根睫毛大概只有90天左右的壽命,之後便自然脫落,然後被新的睫毛代替,不斷更新。嬰兒一出生就有眼睫毛,雖很短很淡,但嬰兒的新陳代謝快,睫毛同身體一樣在一兩歲時會長得很快,因此完全沒有剪睫毛的必要。

影響睫毛生長的因素

1、 遺傳因素

很多寶寶小時候的睫毛與父母小時候的睫毛是一樣的,隨著年齡的長大,會逐漸變黑。

2、 營養因素

寶寶睫毛的顏色與他攝取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有關,寶寶早期生長發育得非常迅速,他所攝取的營養,往往不能滿足快速生長所需,尤其是長得高胖的孩子,因此對這樣的孩子,反而更需要關注他所攝取的營養成份,保證他進一步的生長所需,隨著孩子營養需求的滿足,他的睫毛會逐漸變黑變亮。

寶寶出生到底要不要「剪睫毛」 這個媽媽剪了不久,小孩竟然... 後悔都來不及了!!

給寶寶剪睫毛的害處

1、容易誤傷寶寶

拿著剪刀靠近寶寶眼睛,這麼近距離地操作精細手部運動,加上寶寶並不會乖乖地一動不動任你擺佈,如果不小心碰到瞼緣(眼睛邊上寬約2.5毫米的結構,包括部分眼瞼的皮膚,還包括睫毛、毛囊和一些皮脂腺),還可能會傷及毛囊,引起瞼緣炎。記住不管是10%危險還是90%危險,一旦發生意外,就是100%。為了這個不真實的說法把孩子置於危險之中毫無意義。

2、增加感染眼部疾病的機率

因為剪掉的是睫毛的末梢部分,這部分是比較細軟的,而剩下的根部則相對粗硬,這些睫毛如果刺激到眼睛,很容易增加感染眼部疾病的幾率,從而有可能引起幼兒的各種眼疾。

3、易引發眼部異常症狀

新長出來的睫毛會刺激到寶寶的眼球、結膜和角膜,會讓新生兒產生怕光、流淚、眼瞼痙攣等異常症狀,嚴重者會繼發眼部感染。

網友熱問:

寶寶的睫毛為什麼彎彎的?

睫毛有弧度屬於毛髮彎曲的一種,是由睫毛細胞的排列方式決定的,主要受基因影響。

寶寶出生到底要不要「剪睫毛」 這個媽媽剪了不久,小孩竟然... 後悔都來不及了!!

 
 

剪完眼睫毛以後新睫毛好像變長了?

眼睫毛的長度和濃密度是由基因決定的。剪眼睫毛的行為不會讓眼睫毛變得更長,因為生長毛髮的毛囊數量是固定的,在某個特定長度就會停止生長。基於很多媽媽都聽說「6個月以內剪才有效果」,所以等不了睫毛長成型就剪掉,會讓新長出來的眼睫毛看起來確實變長變濃密了!其實它們只是長到了應該有的長度而已。

寶寶睫毛倒著長要剪掉嗎?

「倒睫」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消失和減輕,因此不必急於治療。但是也有的孩子隨著發育,睫毛逐漸變硬,摩擦角膜,覺得不舒服,於是便用手去揉眼睛,這樣就容易造成結膜炎。因此,可以給孩子點一些抗生素眼藥水。但是1歲以後,常常會產生明顯的刺激症狀。由於睫毛的摩擦,容易造成角膜損傷,因此倒睫無法通過修剪睫毛來糾正,需要用鑷子拔除或手術治療。如果是一些先天性的「倒睫」,或者睫毛內翻等眼部疾病,必須到醫院就診。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人體的毛髮會「越剃越濃,或越剪越長」?

因為被修剪後的毛髮斷面很不整齊,顯得粗糙不平,當粗糙的毛髮集中生長出來時,顯得又長又濃密。另外,從生理機制上看,睫毛和頭髮也不一樣,頭髮的壽命一般在3至6年,最長的可達20年之久,但是睫毛的壽命僅5、6個月,長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逐漸老化脫落,由新長出的睫毛取代。

Tips:為孩子剪睫毛的做法不僅使孩子受苦,而且有造成孩子終生眼疾的危險,家長千萬不能用這種方法實現希望寶寶更美的心願。

via

 

 

 

相關推薦

作者:丁當   原文標題:暈車,咋辦?   最佳解答:下車   從小就特別怕坐車,一坐就暈車,吐得稀里嘩啦的,這有辦法解決嗎?     暈車,專業上叫「暈動症」。 也就是說,讓你暈的不是「車」而是「動」,是你坐車、坐船、坐飛機時頭部跟着產生的顛簸、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阿公阿嬤節12歲了 第十二屆阿公阿嬤節日前於兩岸圓滿舉辦,並發布微孝行動手冊給各界參考,這是一個原生於台灣的孝順節日,從2006年開始至今舉辦12屆,去年開始在華人地區推動,大陸已經舉辦兩屆。阿公阿嬤節定於每年元月的第二個禮拜天,每年農曆年前是最冷的,阿公阿嬤節的目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睡覺打鼾呼嚕嚕響,不僅周圍的人會有睡眠困擾,有時睡到一半,自己也會出現呼吸中斷現象,要怎麼控制打鼾是很多人的共同難題。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不只會影響睡眠品質、還會增加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對健康危害越來越受大眾注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耳鼻喉科/睡眠中心主任張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新藥開發有多難? 首款醫藥桌遊上市吸引玩家 知名國際藥廠台灣分公司首度與原創桌遊設計團隊聯合開發,推出全台第一款結合醫藥研發議題的桌上遊戲,玩家在遊戲中可扮演醫藥研發領域的科學家,透過遊戲過程了解醫藥開發的相關流程與知識,並考驗玩家的策略性、邏輯性以及人際互動能力。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