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見皮膚癌分三種 黑色素細胞癌致死率高

常見皮膚癌分三種 黑色素細胞癌致死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身上若是出現奇奇怪怪的痣可得要小心,有可能是皮膚癌!皮膚科醫師指出,常見的皮膚癌分三種,其中以黑色素細胞癌致死率高,一旦有懷疑的皮膚病灶,可以用ABCDE檢查法,來排除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並可用相機紀錄病灶,觀察是否有所變化,以期能及早就醫診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常見皮膚癌分成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以及黑色素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約僅佔台灣皮膚癌8%,因惡性度最高容易轉移,致死率很高,約佔台灣因皮膚癌死亡總人數的六成。

黑色素細胞癌在亞洲人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因此,在肢端出現的黑痣更要特別注意其變化。

臨床上,常以ABCDE檢查法來區分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A(Asymmetry):痣的外觀是否不對稱 ,B(Border):邊緣是否不規則或模糊不清,C(Color):色調是否不均勻、多色調、深淺不一 ,D(Diameter):大小是否超過六公釐以上或有短期間變大的情形,E(Elevation):表面是否有不規則的隆起現象,若有上述這幾種情形,應就醫作進一步的確認或及早接受皮膚切片檢查。

陳建宇醫師強調,最容易造成皮膚癌的原因就是紫外線過度照射,因此應時常檢查臉部、前胸及手臂等陽光易曝曬處是否有不正常斑塊;其次,年紀大、傷口長期難癒合、放射線治療部位、常接觸化學物質等,都是危險因子,這些人更要小心謹慎注意自己身上的皮膚病徵。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8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目前植髮技術越來越進步,植髮觀念也在改變。植髮專家林俊志表示,一般傳統認為,只有掉髮、禿頭的人才去植髮,但近幾年來,求診患者年齡從原本的33-55歲降到20-30歲,且其中約三成不是為了拯救禿頭,而是追求美型風潮,除了植髮,也有人要求植眉、植髮際線或植鬚,需求也更多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視網膜剝離會造成失明,尤其高度近視(指近視600度以上)是危險族群;就有一名二十多歲年輕女子,近視高達一千多度,雖然有定期到眼科做檢查,但是最近因為飛蚊症的現象出現變化,進一步就醫後,醫師發現她的視網膜有破洞,所幸及時進行雷射修補,才免於視網膜剝離發生。 視網膜破洞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都有減重、節食經驗,不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若一天到晚節食,大腦受到干擾,感覺身處短期飢荒,就會讓身體多儲存脂肪,為未來食物短缺做準備,這樣減肥反變成「越減越肥」。 減重時 稍微吃少一點即可 英國艾希特大學、布里斯托大學近日在〈進化、醫學與公共衛生〉期刊(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衛福部擬修法新增中藥材技術士,開放中藥商可調製膏、丹、丸、散及水煎給民眾。對此,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中藥商不具醫師、藥師資格,若能診斷、調劑等同密醫行為,影響全民用藥安全、危害健康。 中藥材是藥物 未診斷即服用恐傷身 根據統計,全台高達8成8民眾有服用中藥,其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