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揪團來控糖! 團體學習加強控制

糖友揪團來控糖! 團體學習加強控制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國民健康署於民國93年起鼓勵社區、醫療院所等,結合糖尿病人、高危險群及其家屬,成立糖尿病支持團體,經由團體運作及成員間相互支持與關懷,使得糖尿病人可以做好糖尿病的控制,至今全國約有514個糖尿病支持團體,普及層面幾乎已達1鄉鎮1團體。

「本來我很抗拒加入糖尿病支持團體,一次偶然機會下,我變得樂於把自己疾病控制經驗分享給更多人,從分享與支持中也感到成就與滿足感!」蔡先生初期不接受自己是糖尿病人,所以未積極控制,直到一位深愛的長輩因為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糖尿病合併症過世而大徹大悟,決定配合控制血糖、自我管理,現在各項標準都已達標,成為模範糖友。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指出,民眾罹患糖尿病常需要經歷心理上與生活上的調適,才能做到自我保健與正確醫療,除了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與指導外,透過團體相互鼓勵及共同學習,也能加強血糖的控制。糖尿病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為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病友可以從糖化血色素、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遵醫囑按時服藥,每年至少1次眼底檢查、足部檢查及腎功能檢查等來檢視是否做好糖尿病的控制。

罹患糖尿病,除了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與指導外,心理上與生活上亦需要很大的調適與支持,病友可以透過糖尿病支持團體相互鼓勵及共同學習一起來控糖,快樂學習自我照顧的技巧!國民健康署呼籲及鼓勵還沒有加入病友團體的糖尿病友,趕快加入團體。病友若欲瞭解所在地附近之糖尿病支持團體,亦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上查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6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外科手術排行榜中,顱底手術的困難度是數一數二,由於大腦顱底部位結構複雜,操刀醫師稍有不慎,患者的某些功能就會受到毀損,在這領域,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外科主任許秉權就像武功高強的武林高手,為了救治病患,常有智慧地深入敵營,除去病灶,像治療無破裂動脈瘤,他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一位女士因發燒、肌肉痠痛無力、乾咳與呼吸喘來診間求診,入院經過檢查確診為間質性肺病,相當嚴重,且肺纖維化已經影響到肺功能且導致低血氧,導因是多發性肌炎。收治個案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間質性肺病及罕見肺疾病委員會召集主委、振興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陶啟偉回憶,當時家屬與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典型的濾泡性淋巴瘤患者常常在治療期間病情復發,或停止治療後淋巴瘤又再度出現。這樣不斷復發,往往導致患者在過程中心力交瘁、治療品質下降。且復發時間越早,死亡風險就越高,原因在於復發後,治療反應率變差,處於緩解的期間會愈來愈短。初期症狀不明顯  恐是濾泡性淋巴瘤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被譽為奇蹟醫師的陳衛華,32歲的那一年罹患骨癌,血糖高達130,卻未正視血糖問題,42歲又發現罹患腎臟癌,4年後甲狀腺癌、血癌,接連罹癌不但沒有打倒他,還讓他開始鑽研健康關鍵。自稱從小喝汽水長大的他,年輕時千杯不醉又熱愛美食,應酬不間斷,其實已經悄悄的影響身體狀況,甚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