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站在巨人的肩膀 帶領北榮腦神經外科翱翔國際

站在巨人的肩膀 帶領北榮腦神經外科翱翔國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外科手術排行榜中,顱底手術的困難度是數一數二,由於大腦顱底部位結構複雜,操刀醫師稍有不慎,患者的某些功能就會受到毀損,在這領域,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外科主任許秉權就像武功高強的武林高手,為了救治病患,常有智慧地深入敵營,除去病灶,像治療無破裂動脈瘤,他就以獨特的「微侵襲」顱底手術方式,創下了零手術死亡紀錄,這樣的紀錄連歐美醫師都深深折服。更曾被最困難的海綿竇手術先驅Dolenc教授稱讚是全世界他認可五個最有實力的海綿竇手術醫師。

微侵襲手術,大幅減少術後併發症風險

「微侵襲與微創不一樣!」許秉權主任解釋,運用微創手術,只是代表傷口很小,但手術過程還是可能因切開大腦皮質組織而造成傷害,導致患者很容易產生癲癇等術後併發症,微侵襲手術的概念則是順著大腦原有縫隙、結構進入顱底深處進行治療,周遭組織很少受波及,出現術後癲癇的機率自然大幅降低。不過若接受手術的患者原本就有癲癇病史,術後至少一年仍要使用抗癲癇藥物減少癲癇發作機率,事實上,要避免手術誘發癲癇風險,最重要的關鍵,還是要在手術中減少對周邊腦組織的傷害。

談起當年踏入神經外科領域的過程,許秉權主任打開了話匣子,他說,他在民國86年 6月進入北榮神經外科接受六年住院醫師訓練,在民國92年10月取得神經外科醫師資格,因為受到當時恩師前北榮院長李良雄教授的提攜,同年11月便升任北榮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良雄教授為國內腦血管、顱底手術的先驅,許秉權主任因而受到許多啟發。之後,為了精進手術技法,他在民國96年遠赴等同神外少林寺的美國小岩城,向Yasargil、Al-Mefty與Krisht等三位神經外科界大師級老師學習最新的神經顯微手術觀念及技法,從此功力大增,回臺服務時,許多患者因許秉權主任的救治獲得重生的契機。


站在巨人的肩膀 帶領北榮腦神經外科翱翔國際

開顱技藝承先啟後,期待臺灣成為世界級焦點

許秉權主任對於手術經驗的交流與傳承十分重視,在他的堅持不懈下,北榮已連續舉辦14屆神經外科解剖及手術研習營,若非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將是 15週年。許秉權主任說,早年,這項活動只有國內學員參與,但現在已是國際性活動,許多國外醫師都來臺灣觀摩,在104年,全世界最大醫學教育機構德國蛇牌學院Aesculap Academy更主動尋求合作,將這項活動納入為唯一非德國總部舉辦之全球官方活動,代表北榮團隊過去的耕耘成果已得到國際學界的認可與肯定。

許秉權主任很希望臺灣未來也可以發展成世界級的神經外科學術重鎮,進而吸引世界各國的神經外科菁英前來學習交流,他也期待疫情危機解除後,國外的神經外科大師可以來台灣演講,並分享自身經驗,讓臺灣的神經外科醫師、學者可以有更多機會學習最新的技術、觀念,進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貧血雖是一種常見症狀,但若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可千萬別輕忽!老年人貧血原因複雜,可能因素包括營養不良、失血或血液疾病,當長者貧血可別認為是自然老化而忽略就診,可能是好發於老年人的血液疾病「多發性骨髓瘤」或「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的早期徵兆。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聖懿指出,曾收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肝癌治療方法越來越多,除了藥物、手術切除、栓塞、放療、化療,最近還有射頻消融術加入治療行列;射頻消融術不但能針對小於3公分的肝癌以單針做治療,即使是大如10公分的肝癌,也能以多針進入做治療,由於免開刀、復原快,對肝功能影響也較少。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王勝永表示,肝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幾年前讓人聞之色變的H1N1流感病毒捲土重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新監測顯示,目前國內社區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以H3N2和H1N1為主,比例為3比2,但後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防疫人員擔憂,一旦H1N1流行,體內沒有抗體的中壯年將首當其衝,容易被感染。(圖片來源/資料庫)疾管局最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彼拉提斯能有效訓練核心肌群,不但能改善身體痠痛的情況,更能美化曲線,達到運動效果;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運動教練范凱傑指出,如果一個人健身較難以堅持,也可與朋友或情人進行雙人彼拉提斯,不但增加運動趣味,也可增進彼此感情。首先,雙人彼拉提斯的預備動作,必須兩人並立,保持身體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