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人失業 憂鬱風險三級跳

年輕人失業 憂鬱風險三級跳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項發布於《慢性疾病預防期刊》的研究指出,18至25歲的失業年輕人憂鬱症狀的比率高出有工作的同儕的3倍,失業與憂鬱兩者間有顯著相關。

研究者強調:失業和憂鬱兩者間出現相關,可能是來自於年輕人正職各種轉變的發展因素,例如:年輕人剛轉入成人階段的不確定性、社會關係及支持系統的改變。此外,年輕失業人口中的憂鬱,也可能來自延遲人生目標所形成的壓力。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西森認為,本研究雖可能有東西文化差異的適用性和解讀性,但年輕人失業確實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心理與社會問題。因為失業會讓人有一段時間感到沮喪無望、情緒低落和多愁善感,甚至影響其生活適應、身心健康等,這些情形和憂鬱症患者的病徵是非常相似。失業和憂鬱症之間確有相關,但無法判定是失業導致憂鬱症,或憂鬱症的人容易失業。

徐西森教授進一步從生涯發展理論的觀點指出,18-25歲的人生階段正處於生涯發展的探索期(15-24歲)和建立期(約25-44歲),就業不適應或不穩定是很常見的狀況。家長親友可多關心,以支持取代歧視、以鼓勵代替指責,給予情緒支持並提供具體的就業協助或生活規劃,這些都有助於降低失業對年輕人的心理衝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此階段的失業,可視為是一種短暫的失落,失落總是會經歷憂鬱的過程,常常是來自於對自己工作內容、性質選擇的未定,或目標設定較高,也包含了未就業。若要打破失業與憂鬱循環,最好的方式仍是接受憂鬱的處置,這同時也有助於對自我的能力的釐清、肯定及工作的正確態度,甚至對未來的心理衛生促進、正向思考也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52

相關推薦

日常生活中,如果食物放置時間久了就會「長毛」,潮溼的地方如水池旁的玻璃膠也會有黑色斑點出現,並且有一股黴味,我們說這就是「發黴了」,那麼人體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是也會「發黴」呢??夏天是和細菌賽跑的季節,炎熱高溫下,不論生食、熟食,都更容易孳生細菌,食物保存方法不當,你和家人都可能陷入上吐下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肩頸痠痛可以分為「頸痛」與「上背痛」,通常是指由後腦根部、頸部至肩胛骨部位之間的上背部疼痛,但是有時候也會延伸到上肢、後腦、前額或是頭部其他部位。許多人都會有肩頸痠痛的困擾,若是沒有前往就醫積極治療,可能會演變成慢性疼痛,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肩頸痠痛 久而久之將造成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肝基會與7-ELEVEN合作,把5千家門市變成肝病篩檢站,迄今走過全台138鄉鎮,篩檢逾15.3萬人,發現2萬多人有B、C肝。今年將再到蘭嶼鄉、甲仙鄉、中寮鄉等26個鄉鎮進行肝病篩檢,完成164鄉鎮肝病篩檢的最後一哩路。 羅志祥代言 吸引年輕人 自2014年開始,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們要注意了!原本在出生後至滿月間會施打的卡介苗疫苗,自今年起已改為嬰兒滿5~8個月施打,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小兒感染科醫師邱南昌分析院內健兒門診資料後發現,接種率不到預期的一半,比以往出生後接種率明顯偏低,提醒家長留意時間,以加強孩子的保護力。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