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拔火罐要注意這麼多又有「這些危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呢?

拔火罐要注意這麼多又有「這些危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呢?

(圖片翻攝自 養生保健網)

 

拔火罐要注意這麼多又有「這些危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呢?

“拔火罐”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

古代多用於外科,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

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

後來,牛角筒逐漸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範圍也從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風濕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淤血、一般風濕感冒及一切酸痛諸證。

 

一般在5-10分鐘左右,並不是越久越好,不建議時間太長.在家操作要注意方法

 

專家提醒:既然是一種專業的治療手段,拔火罐當然並不簡單,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險,生活中並不乏拔火罐時出現意外的事件。如果亂施穴道,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拔火罐要注意這麼多又有「這些危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呢?

選材

首先要注意選材,中醫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方法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淨擦乾,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後點火入罐。

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鬆,不利於吸出濕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20分鐘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皮膚,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罐子自然就會與皮膚脫開。

 

走罐法

還可以採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後,用一隻手或兩隻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可以向一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這樣就治療了數個部位。

走罐時應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塗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皮膚。

 

拔火罐時應該注意什麼

① 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② 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佈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罐印總結

拔罐後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罐印,每一種罐印都能體現出相對的應症,現給拔罐的朋友做個參考:

拔火罐要注意這麼多又有「這些危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呢?

(1)罐印緊黑而黯:一般表示體有血瘀,如行經不暢、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等,當然,如患處受寒較重,也會出現紫黑而黯的印跡。如印跡數日不退,則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療一段時間。如走罐出現大面積黑紫印跡時,則提示風寒所犯面積甚大,應對症處理以驅寒除邪。

(2)罐印發紫伴有斑塊,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證。

(4)淡紫發青伴有斑塊,一般以虛症為主,兼有血瘀,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如在脾俞部位則係氣虛血瘀。此點常伴有壓痛。

(5)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可出現此印跡。

(6)罐印呈鮮紅散點,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後出現,並不高出皮膚。如係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預示該穴所在臟腑存在病邪。(臨床中有以走罐尋找此類紅點,用針刺以治療疾患的。)

(7)吸拔後沒有罐跡或雖有但啟罐後立即消失,恢復常色者,則多提示病邪尚輕。當然,如取穴不准時也會拔無罐跡。也不能以一次為準,應該多拔幾次確認是否有症症。

(8)罐印灰白,觸之不溫:多為虛寒和濕邪.

(9)罐印表面有紋絡且微癢:表示風邪和濕症.

(10)罐體內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11)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熱濕毒的反映.

(12)拔罐區出現水泡,水腫水氣過多者,揭示患氣證.

(13)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痧,或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者,提示患熱毒證;身體不發熱者,提示患淤證;

(14)皮色不變,觸之不溫者,提示患虛證;

(15)刺絡拔罐吸出的液體,可表現不同的病情。一般認為:鮮血顯示病情較輕,黑色或淤塊顯示淤阻較重,黃水顯示濕熱證,清水顯示寒濕證。若拔罐時出現水泡,這有可能是拔罐時間太長或體內濕熱太重,還有的是因為個體體質差異造成。

 

(文章來源 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日本提供台灣近124萬劑AZ疫苗,原定15日開始讓民眾接種,不過昨天部分縣市已開打,其中各縣市分配問題引起議論。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他11日傍晚才知道這批疫苗要到的時間,希望中央對於疫苗的分配要越公開、越透明。對於中央針對高風險及中高風險熱區加配疫苗,侯友宜表示「這樣很好」。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主...

閱讀詳情 »

日本贈台的124萬AZ疫苗開打,高雄市政府宣布15日開始87歲以上長者優先接種,高雄市長陳其邁也承諾,長輩接種不用排隊、不用預約、一定打得到。針對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年長者,陳其邁今(13)日說明,會提供到宅接種服務,目前已造冊3601位居家護理及578位完全臥床的長輩。陳其邁說明,如果是長期臥床居家...

閱讀詳情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委託台康生技向衛福部申請購買BNT疫苗,但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表示,台灣的代理權在復星,任何採購必須走復星。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回應,尊重上海復星的代理權,但不要干擾台灣購買疫苗。近來包括郭董等人均有意採購BNT疫苗,不過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在股東大會向投資人表示,...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174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確診縣市分布中,新北市確診數重回「2位數」,新增81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公布最新統計資料,新北有5616例確診個案,新增確診個案中,中和區新增15例、板橋區新增13例。侯友宜要市民不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