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擊球更遠系列- 釋放頸椎的限制 更容易轉身 擊的更遠!

失去許久的身體轉動 只需簡單的觀念與調整就能多打30碼!



身體轉動越多,越能獲得更大的揮桿幅度與加速距離。然而身體轉動需要身體各部位的配合,就轉動的幅度而言,球友們經常會因為為了「盯球」而忘記轉動,減少頸椎的轉動角度,這也常是限制擊球距離的關鍵!

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有個基本的觀念,便是「個人化」。每個人的柔軟度狀況不同,其揮桿動作也跟著因人而異。就「眼睛盯球」而言,頸椎活動度較弱的球友,可能就無法完整轉動身體(請參考影片清楚說明),也因此開球距離將逐漸隨著下滑!

毫無疑問的,「眼睛盯球」可以讓手眼更協調的扎實擊球,但如果為了盯球而不敢轉動你的身體,則會限制了頸椎活動度,這將使你「自廢武功」(少打30碼以上!!)

所以本次主題便是:如何在上桿的動作中「釋放頸椎的限制」。首先,我們需要先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柔軟度狀況(如下圖左),透過雙手交叉持球桿於胸前,雙眼盯球轉肩,來檢視自己是否可以讓肩膀完整轉動,此時球桿會指向球;如果無法「順利」達成,感覺到有點吃力,可以做接下來的動作,讓頭稍加轉動來達到釋放頸椎的限制,如下圖右。
擊球更遠系列- 釋放頸椎的限制 更容易轉身 擊的更遠
透過這個動作修正,這時肩膀已經可完整轉動,球桿指向球或更多。或許球友們會擔心這麼一來就無法看到球了,不過事實上,還是可以看到球,且同時軸心也沒有改變!所以,別因為雙眼盯球而失去擊球樂趣了!透過這個小小的微調與觀念的修正,距離就能大大提升。

最後把這樣的動作使用在開球木桿上將使你:
1. 身體轉動得更完整,擊球距離提升!
2. 上桿動作更輕鬆與協調,增加揮桿流暢度
3. 因為身體開始轉動,所以軸心將會更明確且穩定 駐站教練擊球更遠系列- 釋放頸椎的限制 更容易轉身 擊的更遠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相關推薦

幼兒園染疫事件後,家長擔心孩子年齡小、不懂得表達不舒服的症狀,有醫師提出,可從皮膚症狀來判斷,而小兒科醫師指出,新冠病毒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嚴重的個案較容易出現皮膚症狀。未成年者感染新冠病毒,嚴重時引起類似血管炎或川崎氏症的免疫反應,有發燒、眼睛紅、嘴脣乾裂、草莓舌、手腳腫、起疹子等情況,但不能...

閱讀詳情 »

Delta病毒來勢洶洶,個人防護更要嚴格落實,醫師提醒酒精一定要隨身帶,而且最好以三明治洗手法,來確保雙手清潔,詳細要怎麼做,來看這則報導。Delta病毒入侵國門,學校社區群聚感染連環爆,人心惶惶,民眾想盡辦法自保。民眾:「不知道到底確診者去過哪裡,所以碰過東西都會消毒,搭完公車或者是,到外面摸了...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第二批BNT疫苗今(9)日上午6點18分已經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宣布,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這第二批BNT疫苗共91萬劑,疫苗效期到明年1...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群聚衍生出來的社區感染再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