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晨出現這種狀況 男人你有可能是病了

早晨出現這種狀況 男人你有可能是病了

臨床研究證實,許多疾病都會在清晨出現獨特的症狀,男人需要提前認識和瞭解這些症狀和徵兆的表現,才能能及時的發現潛在疾病,對症治療。

1、晨僵:

晨僵是指清晨醒後,感覺全身關節、肌肉僵硬,活動受限。在活動後,關節和肌肉才逐漸伸展開來。一般來說,中老年人如果有明顯的晨僵,且全身關節活動不靈活,就說明可能患有類風濕、風濕、骨質增生等疾病;一些有過敏疾病的患者,如多形紅斑、皮肌炎、硬皮病等,也會出現明顯的晨僵現象。

2、浮腫:

一般健康人在早晨醒後也可能出現輕度的浮腫,但起床活動後浮腫現象應在20分鐘之內徹底消失。如果在清醒後,頭面部仍有明顯浮腫,特別是眼瞼浮腫,提示患者有腎病或心臟病,有此症狀者應到醫院檢查一下腎臟及心臟的情況。

3、頭暈:

正常情況下,早晨起來時應該感覺頭腦清醒。如果晨起後頭腦昏昏沉沉的,或者有頭暈現象,患者可能有頸椎骨質增生,壓迫頸椎動脈,影響大腦血液供應。另外,人在血黏度增高時血流減慢,血氧含量下降以致大腦供血供氧受到不良影響,而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現。所以早晨頭暈、頭昏者有可能患有頸椎病或患有高黏血症。

4、早醒:

有些人在早晨4、5點鐘即從睡夢中醒來,醒後疲乏無力,難以再入睡,而且醒後心情不輕鬆,反而鬱悶不樂。

這種表現臨床上稱之為早醒失眠。臨床觀察,早醒失眠主要見於各類抑鬱症和精神心理障礙病人,尤其抑鬱症患者多見。有一些老年人出現心理障礙的最早症狀就是早醒失眠,並伴有煩躁不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輕度精神障礙,老年性痴呆也與其有一定關聯。所以,老年人早醒失眠不容忽視,更不應視為正常現象。

5、飢餓:

有些人在凌晨4、5點鐘醒來後感到飢餓難忍,心慌不適,還伴有疲憊無力,如果吃一些食物後,症狀可以有所緩解。但仍可有口乾舌燥,想喝水的念頭,這些症狀又在吃早飯後逐漸消失。這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現。如果已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凌晨出現上述症狀,說明服藥方法和用藥劑量不妥。

 

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7歲小花,無特殊病史或家族病史,前兩胎皆無異常,第三胎在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規則產檢,並在醫師建議下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於懷孕22週時經高層次例行檢查切面發現胎兒單側唇裂,進一步檢查確認齒槽骨裂、顎裂的嚴重度。高層次超音波 一般例行產檢超音波無法取代高層次超音波為在懷孕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期學校紛紛開學,國民健康署鼓勵學童下課時間多到戶外活動,也建議家長假日增加戶外活動安排,除了增進體能、促進視力健康,也能減少人群間近距離接觸的群聚風險,遠離疫情威脅。戶外活動減少近視度數增 保護視力顧健康實證發現,增加戶外活動是視力健康的保護因子,國民健康署委託研究也...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各國持續升溫中,普遍民眾都相當關注,但也引發部分群眾的焦慮恐慌。面對疾病的不確定性,容易造成不安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建議,當初現情緒緊繃狀態時,不妨試試揉壓三個穴位,來平定心情。長期緊張焦慮 出現7症狀恐是神經衰弱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主任表示,防疫期間,持久的緊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最新研究指出,86%感染者未確診!權威期刊《科學》研究指出,推估武漢封城前,有86%感染者未確診,但這類極輕症的患者傳染力只有確診的55%。哥倫比亞大學公衛學者Jeffrey Shaman表示,大部分感染者極輕微或無症狀,不知染病,若全球有15萬確診,包含潛在感染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