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暴飲暴食誘發肝病 護肝十大守則

肝臟是沉默器官,肝病更是健康的隱形殺手,許多患者在被診察出罹患肝病的時候,往往都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為早期肝病,難以透過驗血檢測,通常都是等到病情已經很嚴重,才可能會出現疲勞、貧血、黃疸、四肢水腫等症狀。

暴飲暴食誘發肝病 護肝十大守則

誘發肝病的原因相當多,飲酒過量之最常見的原因,其他包括暴飲暴食、壓力、肥胖、過勞等也都會增加罹患肝病的機率。所以守護肝臟,要先從健康生活習慣著手,以下是護肝的十種方法。

一、向酒精說「不」
酒精可說是肝臟的大敵,飲酒過度不但會研究損害肝臟健康,並可能會導致三大肝臟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炎以及肝硬化。如果無法戒酒者,每週也盡量不要飲用超過24克的酒精,女性更應該控制在14克酒精以下。

二、減掉多餘的肥肉
肥胖是造成脂肪肝的其中一項主要原因,但這裡肥胖並不單指體重或是外觀的肥胖,而是指體脂率、內臟脂肪過高,所以就算外表看起來是「瘦子」,可卻餐餐大魚大肉、缺乏運動的人,也不代表沒有罹患脂肪肝的風險。只要肝臟內囤積的脂肪超過肝臟總重量的 5% 時,即為「脂肪肝」。另外,因為脂肪肝還沒有專門治療的藥物,所以最好的治療就是運動減肥;但是如果置之不理的話,則有可能惡化為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三、補充益生菌
研究發現,腸道好菌的多寡與脂肪肝的發生有一定的關聯性。因為腸道中的壞菌像是大腸桿菌會產生β-葡萄糖醛酸酶,這種酵素會將體內生成或是體外攝入葡萄糖醛酸化合物水解,轉化成具有肝毒性的物質。

所以平時多補充益生菌,可促進消化與營養吸收、調整體內環境使腸內有益菌能活化、提高免疫力、減少體內致癌物質、活化細胞作用、清除自由基與養肝護肝的功效。

四、補充養肝產品
想要肝臟維持正常運作,還需要有營養素的輔助才行,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B群、穀胱甘肽、生物類黃酮等,所以建議可以多攝取柑橘類水果、綠茶、大蒜、橄欖油、綠葉蔬菜等食物,另外像是薑黃跟牛樟芝也同樣是保肝的聖品。

五、多喝水
身體裡,包括肝臟在內的所有器官,都需要有水才能夠正常運作。多喝水,也有助於肝臟解毒系統維持良好性能。當然,也不一定要喝單純的白開水,在水中擠入幾滴檸檬汁或檸檬片,不但可以增添風味,還更加健康。

六、防過勞
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不只會提高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抵抗、代謝疾病的風險,還會導致肝臟的氧化逆境(oxidative stress),引起肝臟細胞的損傷。所以,減少體力消耗、降低肝臟負荷,是預防肝病的最好方法。

七、別吃太鹹
可別以為鹽吃多了,只會誘發高血壓而已,還可能會增加脂肪肝風險。根據衛生署的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所攝取的鈉最好超過2400毫克,大約是6公克左右的食鹽。

八、戒菸
菸草煙霧當中幾項物質,正好就是會增加肝臟疾病風險的毒素。因為身體為了代謝這些有害化學物質,肝臟就必須要更加倍努力的工作,導致肝臟容易因為負荷過重而引發肝炎。

九、健康飲食
罐頭、冷凍、微波食品、包裝零食等加工食品,為了延長食物的保鮮期限以及讓食物的口感更好,大多會使用很多的食品添加劑。但是這些化學添加物,需要肝臟消耗更多的時間才能代謝,無形中反而加重肝臟的負擔,長期下來容易誘發肝臟損傷。

十、注射疫苗
研究已經證實B型肝炎、C型肝炎就是導致肝病的主因。因此建議各位民眾,按時完成預防接種,以降低罹患肝炎風險。另外B型肝炎、C型肝炎的帶原者,建議要定期檢查追蹤。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898-1.html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如您有第2型糖尿病,可能要仔細看看手邊的藥品了。衛福部食藥署公告,用於第2型糖尿病,由「中化裕民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柔醣錠」(1毫克),有39批號產品主成分含量測定結果未能符合規格,須在明2022年1月9日前回收完畢。 「柔醣錠」主成分為REPAGLINID...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境外移入13例,為8男5女,有10例來自美國為最多,其他有立陶宛、多明尼加等。11例突破性感染,2例調查中,而所有感染者中有打過3劑BNT的人,其餘大多是打過2劑BNT,AZ、科興完整接種者各1位。 ▲今日新增13例境外移入。(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3)日新增4例「Omicron」變異株確診,同時針對國際間研究報告作分析,分析中提到:Omicron感染者住院率比Delta低上很多,但完全沒打疫苗也沒感染過的話,住院率與「Delta」接近,因此提醒民眾,應及早並在時程內完整接種疫苗。 ...

閱讀詳情 »

「買個人蔘或雞精吧!」,每當探望長輩或者過年時,總會想到帶個人蔘禮盒幫他們補補身。在華人文化裡,人蔘可以說是最知名的中藥,除了大家熟知的幫長者滋補強身外,對於上班族、運動族群來說,也有提升精神、增強運動表現的功效!今天就讓營養師帶你一起來瞭解各種「蔘」的秘密吧! 專欄目錄 人蔘到底是高麗蔘還是西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