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注意!個性改變是失智症警訊之一

注意!個性改變是失智症警訊之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發生在台北市的老翁殺妻案,令人聞之沈痛。78歲老翁懷疑老婆出軌,供詞反覆,答非所問,子女無法置信父親為何會如此衝動,兒子透露,父親現在寡言易怒,講話沒有邏輯,家人雖發現不對勁,但父親極度抗拒就醫,鄰居透露,老翁夫婦年輕時感情好,近年老翁身體差、身形愈來愈瘦,抱怨妻子不煮飯、常出門與朋友交際「不守婦道」,近半年老翁鮮少與鄰居互動。

老翁與妻子原本感情好,卻出現懷疑太太外遇、不煮飯給他吃、向鄰居控訴妻子不貞。加上老翁答非所問、供詞反覆,子女也反應父親平時講話沒邏輯,寡言易怒,顯示出現語言思考上問題及情緒個性改變,這些都是失智患者會出現的症狀。子女雖發現父親有異常狀況,想帶父親就醫,但父親極度抗拒,這也是失智症家屬最常碰到的困難。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指出,失智症十大警訊之一即「情緒和個性的改變」。一般人年紀大了,情緒及性格都可能會有些許改變,但失智患者會較明顯,如:疑心病重、憂鬱、焦慮、易怒、口不擇言、過度外向或沈默寡言、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但個性改變是一般民眾比較不了解的失智症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導致憾事發生,當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應提醒家人設法帶去就醫,以避免憾事發生。

此外,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也呼籲,健保能給付具有明顯失智症狀,但有困難就醫確診的個案者,能獲得精神科居家醫療之服務。目前的精神科居家醫療只適用於已確診之個案,但失智長者最困難是在一開始的就醫確診。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家中的長輩年紀大了之後,是不是變得較健忘、東西亂丟或是常反覆問同樣的問題,可別以為這是老年人的通病,當心他們可能罹患失智症了。 隨著臺灣人口持續老化,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占總人口11.8%,臺南市高齡人口比例更高達12.46%,因此,失智症議題也逐漸被大眾所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60歲廖女士,在一年前時車禍傷到頸部,當時醫生告訴她,椎間盤突出建議要開刀,但因為害怕手術風險所以拒絕,原以為回家後復健就可以讓症狀緩解。 不料有次到田裡工作時突然頭暈,回家由媳婦刮痧及推拿後竟無法行走,當時還以為自己是中風,家屬緊急送往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頸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喀!吃水果吃到種籽,到底要不要吐出來?」這是許多民眾吃水果的大疑問,尤其是吃葡萄或吃芭樂時,因為種子實在太過堅硬,有時又過於苦澀,把種子吐出來,則是多數人的最佳選項,但事實上,水果的種子不吐出來,忍著苦味吃下肚,吃水果所攝取到的營養,將有意想不到的加乘作用! 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普遍民眾在吃水果時,都會將裡頭的種子去除後才食用,為的就是擔心吃下肚後容易造成便秘,甚至有些種子可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但有少部分的水果是不會特地將種子去除而食用,例如:奇異果、火龍果、番茄等,因此部分民眾就會產生一種疑惑,到底水果種子可不可以一同食用? 對此營養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