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大生每天1塊吃雞排,罹「大腸癌」9個月內驟逝...醫生:吃1公斤加工肉品,如吸600根菸...

男大生每天1塊吃雞排,罹「大腸癌」9個月內驟逝...醫生:吃1公斤加工肉品,如吸600根菸...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昨天公布,大腸癌已連續7年居國人10大癌症之首,每年造成超過5000人死亡,研究已證實,紅肉及加工肉品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建議民眾少吃,可以魚肉、雞肉代替。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將加工肉品與紅肉列為致癌物,國健署指出,香腸、培根等加工肉品,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防腐劑,以及為肉品添色的硝酸鹽、亞硝酸鹽,吃下後都會產生致癌物質;而牛、羊、豬等紅肉吃太多,也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醫師表示,吃1公斤加工肉品或紅肉,與吸600根菸一樣傷身,因加工肉品的亞硝酸鹽易與蛋白質結合成有毒物質亞硝胺,恐致大腸癌;而紅肉的胺基酸只要火烤或油炸2分鐘,也會產生致癌物,且高溫烹調時間愈長,致癌物釋放愈多。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郭立人表示,近年國人飲食西化,年輕人愛吃高脂食物,他曾收治一名21歲大學生,從高中起每天至少吃1塊雞排,因屁股不舒服就醫,檢查後發現直腸有硬塊,確診為第3期大腸癌,治療9個月後病逝。

國健署自2010年起,提供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吳建遠說,去年120萬人篩檢,查出逾2000人罹大腸癌,但整體篩檢率僅4成,目標是3年後將篩檢率提高到6成,估可降低3成6死亡率。王輝明建議,每天吃紅肉或加工肉品逾50克者,40歲就應接受糞便潛血檢查。 

Via:蘋果日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五十肩可能是帕金森氏病,如何早期察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提醒,動作遲緩、肢體僵硬、走路不擺手、鞋子磨損快、單側肩膀痛、夢中肢體揮動、面無表情都是先期徵兆。在最新治療發展,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現在二合一新劑型可以克服藥物濃度不穩定狀況,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入秋之後,天氣較為潮溼,部分毛小孩皮膚過敏症狀嚴重,整天舔腳、搔抓,或以牙齒啃咬皮膚,以致出現傷口,甚至滲血,讓飼主覺得心疼,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建議,帶毛小孩就醫,除了透過藥物來止癢外,並可以接受過敏原檢測,看看哪些食物碰不得。 臨床顯示,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昨(22)日批評,衛福部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容許值,單位使用ppm而非ppb,等同放寬標準50%。今(22)日衛福部食藥署回應,目前有制訂豬肉瘦肉精容許值國家,包含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都是用ppm作單位,並且容許殘留量遠低危險量,計算至小數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