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前玩手機?讓你變醜沒商量

很多人都有睡前玩手機或電腦的習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小小的習慣一直在危害你的健康!小編提醒,睡前兩個小時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導致睡眠不好,長此以往將會引起內分泌紊亂,即內分泌失調,變醜沒商量!

睡前玩手機?讓你變醜沒商量


倫斯勒理工學院照明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進行模擬實驗,讓13名志願者使用平板電腦閱讀、玩遊戲、看電影,探尋背光屏電子產品與褪黑激素分泌量間的聯繫。人體在睡眠時能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控制人體內分泌的總司令,經常失眠必然導致內分泌失調。

研究人員發現,志願者玩電腦一小時後,體內褪黑激素的減少量與在太陽光下待一小時相當。而玩兩小時後,褪黑激素分泌量大幅降低。

褪黑激素由松果體分泌,當夜幕降臨、光刺激減弱時,褪黑激素分泌量增加,而當光線變亮時,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

在 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把志願者分為3組。3組志願者都在明亮模式下看平板電腦螢幕。前兩組分別佩戴濾光眼鏡,第一組的眼鏡可過濾其他光,只允許發光二極 管(LED)發出的波長470毫微米的藍光進入眼睛,而這種藍光對褪黑激素的分泌產生超強抑制作用。第二組的橙色眼鏡能夠過濾光中的短波輻射,而短波輻射 能夠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第三組不佩戴眼鏡。

抵制手機輻射8個方法

1、當手機接通時,輻射量會達到正常通話時的三倍。為了減少手機輻射的危害,專家提出四點建議:第一儘量縮短通話時間;第二在手機接通的瞬間,將天線遠離頭部;第三使用分離式耳機;第四,使用手機防輻射套。

2、避免輻射,打手機應取下金屬架的眼鏡。金屬眼鏡框明顯導致電磁場增強,其使用者對電子輻射的吸收率增加63%。打手機時產生的電子輻射通過金屬眼鏡框這種導體,進入人腦,可能會將射線導入眼和大腦從而使之受損。

3、手機信號只有一格時,輻射較大,這時建議不要接通電話。

4、在車上打手機對人危害非常大,越大的車上打手機危害越大。城市上班族一般都會在上下班乘車途中接聽手機,由於車廂都是金屬外殼,所以大量的手機電磁波在車內來回反射。這些電磁波密度大大超過國際安全標準,嚴重影響了大家的健康。

5、不要把手機掛在腰部或腹部旁。電磁波輻射不但可以導致孕婦流產、少兒畸形,還嚴重威脅中青年男性的生育能力。

專家建議:手機使用者儘量讓手機遠離腰、腹部,不要將手機掛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裡。當使用者在辦公室、家中或車上時,最好把手機擺在一邊。外出時可以把手機放在皮包裡,這樣離身體較遠。

6、手機充電器、可擕式單放機在插座上的變壓器磁場較高,不過距離僅30釐米遠磁場可降低了不少,所以要保持距離。

7、手機不用時儘量關閉,手機只要接通電源,就會發出電磁輻射,只是在通信的時候發出的輻射量要大於待機時的輻射量,處於待機狀態時儘量放在離身體遠一點的地方。

8、使用耳機來接聽手機也能有效減少手機輻射的影響。配備手機專用耳機,實現遠距離的使用是減少手機輻射比較有效的辦法。

四種手機輻射增大情況

1、在牆角使用手機
許多人為了避免別人聽到自己談話的內容,喜歡在角落裡接聽電話,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在角落裡使用手機,其信號通常較差,這會使手機的功率自動加大,從而造成其輻射的強度增大。基於同樣的道理,在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裡使用手機也會使其輻射強度增大。

2、撥電話時緊貼耳朵
當手機上的電話剛剛撥出而未接通時,其輻射強度會明顯增大,此時應讓手機遠離頭部,間隔約5秒鐘後再進行通話。另外,當手機信號變弱時,許多人都會儘量地將手機貼近耳朵以聽清對方的聲音。

但手機的工作原理是當其信號較弱時,它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射功率,導致其輻射的強度增大,所以此時把手機貼近耳朵,會使頭部受到的輻射強度成倍增加。

3、信號越差、耳朵越近
信號差自然聽不清楚對方在說什麼,把耳朵貼近手機去聽好像也無可厚非。但是,信號差時,手機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射功率,這就增大了手機輻射。

此時聽電話,頭部所受的輻射可不止一點點啊。所以大家在信號強度很弱是,應暫時掛斷電話,到信號較強的地方再回撥給對方。

4、行動電話、移動接
也許大家還記得黃宏在表演小品的時候,曾經說過行動電話、就應該移動著打,豈不知頻繁地移動位置會造成手機信號的強弱起伏,手機為了不頻繁的在不同信號區域內切換,會提高自身的電磁功率去接收最大功率的信號站,隨之手機輻射也增大。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1項研究發現,國內成年人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達到5成,約每2人就有1人曾經遭受感染。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提醒,若家中成員被感染,其他家人一定要接受檢查,一起服用抗生素來殺菌。   蕭敦仁說明,幽門螺旋桿菌或幽門桿菌(學名H...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慢性B型肝炎一直是國人重要的健康問題!據統計,目前約有200多萬位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若沒有妥善的監測或用藥物控制,慢性B型肝炎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及肝癌。停用抗病毒藥物 顯著影響復發速度及型態近期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團隊進行一個前瞻性的追蹤研究,針對平均用藥3年的慢性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發燒、咳嗽、喉嚨痛,這些是常見的上呼吸道症狀,但不管是感冒或流感,都有這些不適症狀,讓許多患者搞不清楚自己是罹患哪一種疾病。藥師提醒,若持續發燒、全身性肌肉痠痛就是流感典型症狀,務必積極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藥師陳鳴翰表示,感冒係由鼻病毒等多種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過完年為了健康動起來!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於身體健康,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總有許多藉口不運動,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建議,把運動融入日常活動中,找到空檔運動來累積運動時間,是一個大忙人最適合的運動方法,快來看看如何規劃運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