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團體治療比個人諮商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一項由蒙特利爾大學及聖‧賈斯汀醫院研究中心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在進行2次90分鐘團體治療後的24個月期間,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就減少了25-33%,顯示在心理健康的治療方式上,團體治療遠比個人心理諮商還要有效!

這項研究共有倫敦19所學校參與,這些團體在以個人人格類型為背景下,討論想法、情緒和行為,例如辨識引發事件的導火線;並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管理個人問題的方法。而在介入措施實施後的2年間,研究團隊每半年就會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發展情形。

結果顯示,嚴重憂鬱症、焦慮和行為問題的症狀減少了21-26%;衝動性高的青少年則減少了36%的嚴重行為問題;而焦慮敏感度高的青少年減少33%的嚴重焦慮問題;絕望感高的青少年則在嚴重憂鬱症狀上少了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認知行為的團體治療重點,不僅僅在於參與團體的次數,而是當事人在非團體進行時間,能否應用在團體治療中所學得的技巧。一般團體治療約8-10人,每週1次,而一個完整的團體治療通常會進行8-10次,視內容而有所差別。

林家興教授進一步指出,對於在職場、校園、家庭或是有人際問題的人來說,團體治療比個人諮商更合適。因為在團體中的互動,會有助於當事者練習解讀、聽懂與面對問題,也有機會回饋他人,並藉由觀察問題,練習正確思考到行為產生改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葉雅馨主任則表示,這個研究結果非常值得引以為鏡,代表團體治療的內容大大影響且可改變青少年的行為認知,最重要的是,團體治療的重點在於介入的有效,只要用兩次介入措施就可以有顯著的效果,那將大大鼓勵國內學校對心理健康的預防及促進。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9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2日起至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1F登場,守護南台灣健康的靠山—高醫醫療體系,包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大同醫院、旗津醫院及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等一校五院,將聯袂參與這場盛大的健康派對,展出攤位設在J518,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登場,一連四天在南港展覽館舉行。在長庚醫院精心規劃的四大主題區中,「特色醫療區」展出現正積極推展的尖端科技醫療、微創醫療、器官移植及細胞治療等;「智慧醫院區」呈現Medical AI在長庚醫院的運用,讓民眾了解長庚醫院如何去打造一全方位的智慧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指出,台灣預計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為確保台灣醫療體系與社會經濟永續發展,台灣安進三度攜手台灣美國商會與康健人壽,今年更首度與美國在台協會和吉立亞醫藥合作,共同舉辦第三屆健康樂齡論壇,以「公私協力、打造永續樂齡社會」為主題,特別邀請中華民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疫情之下又遇到秋冬流感季,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擴大疫苗衛教宣導範圍,組成「企業新冠流感打擊聯盟」,多家中小企業積極響應,12/1日舉辦頒獎記者會,企業防疫尖兵獎名單更首次見到餐飲、教育業者,顯見已有更多企業願意打造健康安全的職場,現場除了公開《職場防疫措施調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