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推四大專區 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

【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推四大專區 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登場,一連四天在南港展覽館舉行。在長庚醫院精心規劃的四大主題區中,「特色醫療區」展出現正積極推展的尖端科技醫療、微創醫療、器官移植及細胞治療等;「智慧醫院區」呈現Medical AI在長庚醫院的運用,讓民眾了解長庚醫院如何去打造一全方位的智慧醫院;「創新研發區」更將AI人工智慧輔助臨床診斷及創新醫材的研發成果,四大專區共17大主題特色,展現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來臨的旺盛企圖心,大受矚目。

全方位智慧醫院:

長庚醫院從病人到門診就診、用藥、檢查、檢驗、診斷、住院到出院的過程,運用資訊科技、AI人工智慧、BI智能面板,致力打造全方位的智慧醫院,提供智能、安全、效率的醫療服務。

鑑於全球超過2,600萬人受到心臟衰竭影響,長庚醫院運用AI發展「人工智慧心電圖心臟疾病篩檢軟體」,可即時運算偵測出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也針對嬰幼兒常見疾病發展「人工智慧超音波檢測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透過AI自動判讀髖關節構造,精準找出髖關節不良的嬰幼兒。

現場並展示由長庚醫科公司研發的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在雙方合作下,透過資訊的整合介接,可提供離島與偏鄉全時段、多專科的遠距會診服務。

尖端科技特色醫療:

長庚醫院現正積極推展細胞治療及尖端科技醫療,呈現達文西機器手臂在各式手術創新應用成果、ROSA機器手臂在腦部和脊椎微創手術的應用,尤其對癲癇治療有很好成效。

針對環境健康議題,除安排有趣的互動教育外,長庚檢驗醫學科特別提供「尿液12項重金屬檢驗套組」及「環境荷爾蒙分析」,以靈敏度極佳的質譜儀進行精準檢驗,避免塑化劑、鎘米、含鉛中藥材危害,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創新研發成果:

長庚醫院創新研究能量屢在生醫研發指標性競賽「國家新創獎」大放異彩,2021年獲獎數再創新高,在全台醫療機構中獨佔鰲頭。本次特別挑出具代表性及創新性的主題分享,例如:以人工智慧輔助臨床髖部骨折、骨質疏鬆的風險;人工智慧模擬合成X光片大幅降低病人輻射暴露的風險;改良子宮頸環、人工造口和口咽罩,提高病人使用上的接受度與舒適度;透過一滴血快速檢驗診斷兒童常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

社會公益及榮耀展現:

長庚醫院每年社服基金支出約8.2億元,遠超出法令規定應提撥金額4.9億元。在公益榮耀專區特展出近年參與偏鄉醫療、關懷弱勢保護、運動醫學推廣、預防保健及健康促進的成果;以及長庚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級競賽,無論在臨床照護、智慧科技、病人安全等主題都獲得良好成績,榮耀與實力相輝映。

台灣醫療科技展自12/2展至12/5,歡迎大家透過免費索票系統,到場實際感受AI智慧時代帶來的醫療便捷與精進。


【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推四大專區 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


【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推四大專區 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


【延伸閱讀】

新冠流感夾擊也不怕 企業主動出擊提升職場防疫力

7成肝癌與B肝有關! 保肝先懂4大B肝治療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糖尿病患者若沒有好好控制血糖,當心引起各種併發症!而血糖機是糖友們監控血糖值不可或缺的重要醫材,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管理,但是該如何正確選購並使用呢?食藥署提醒,當民眾在購買血糖機時,應到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合法藥商店家,除了「認證照、看說明」兩步驟之外,也要瞭解「潔、採...

閱讀詳情 »

手部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我保健的養生法。我們藉由按摩刺激手部反射區,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持之以恆的按摩雙手來自我保健,便能調整身體異常狀況,找回健康,一切安好。 手部按摩:三叉神經、鼻   三叉神經:顏面神經痲痺、顏面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期間,大多數人都不敢趴趴走,但少動的結果可能誘發疾病!一名78歲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楊姓老奶奶,雖然乖乖吃藥,但因外出活動時間變少,加上長期久坐宅在家,突發中風,經緊急送醫撿回一條命,並回復正常作息。醫師提醒,中風高危險群,在家也要動一動,如有疾病徵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新冠肺炎新冠肺炎面貌逐漸展露,在台灣雖然大部分都是輕症患者,治療痊癒機率非常高;但高擴散國家開始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如果有心血管慢性病,除奎寧類藥物引發心律不整的機會很高外,日本NHK健康ch網站報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現血栓的機會大幅提升,最嚴重恐怕引發阻塞型腦中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