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胰島素迷思 團體衛教報你知

破除胰島素迷思 團體衛教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三重一名60歲的李媽媽,患糖尿病十餘年來,雖有吃藥卻控制不佳,在醫師鼓勵下參加團體衛教,接受專業衛教說明,更在聽了其他糖友的經驗分享後,決定接受長效型胰島素注射,穩定控糖,糖化血色素終於降至7的目標。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時,容易引發其他慢性併發症,例如神經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以及腎病變等三大併發症,可能會導致手腳麻痺、消化系統及心臟方面的問題、失明或截肢等,影響甚鉅,不可不慎。另外,新北市三重區開業醫師黃哲勇提醒,口服藥物對於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劑量拿捏更需特別注意。

然而,許多患者聽到要注射胰島素,都會心生抗拒,誤以為是病情很嚴重才需要,或聽說打了胰島素以後要洗腎等,這都是常見的錯誤迷思。黃哲勇解釋,施打胰島素其實與病情輕重無直接相關,而是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方法之一,洗腎則是患者本身的腎功能不佳,與施打胰島素並無因果關係。

對於胰島素迷思根深蒂固的患者,儘管在醫師的解說下,往往還是很難拋開成見,接受胰島素治療。透過社區醫療系統,邀請醫師、衛教師以及營養師,定期舉辦團體衛教,約20位病友一同參與,活動中除了接受糖尿病衛教說明,更提供糖友們經驗分享、互相交流的機會。

透過其他患者的親身經驗,糖友可以體會到胰島素對於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同儕間的鼓勵與分享,也化為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動力。黃哲勇更補充道,在團體衛教時,歡迎邀請家人一同參與,不僅讓家人對糖尿病有正確的認識,更能讓糖友在親情陪伴下,攜手一起穩定控制血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3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五十肩可能是帕金森氏病,如何早期察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提醒,動作遲緩、肢體僵硬、走路不擺手、鞋子磨損快、單側肩膀痛、夢中肢體揮動、面無表情都是先期徵兆。在最新治療發展,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現在二合一新劑型可以克服藥物濃度不穩定狀況,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入秋之後,天氣較為潮溼,部分毛小孩皮膚過敏症狀嚴重,整天舔腳、搔抓,或以牙齒啃咬皮膚,以致出現傷口,甚至滲血,讓飼主覺得心疼,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建議,帶毛小孩就醫,除了透過藥物來止癢外,並可以接受過敏原檢測,看看哪些食物碰不得。 臨床顯示,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昨(22)日批評,衛福部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容許值,單位使用ppm而非ppb,等同放寬標準50%。今(22)日衛福部食藥署回應,目前有制訂豬肉瘦肉精容許值國家,包含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都是用ppm作單位,並且容許殘留量遠低危險量,計算至小數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