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空中電腦病歷帶著跑 醫護急救人員即時獲取 3D 資訊 | 健康達人網

空中電腦病歷帶著跑 醫護急救人員即時獲取 3D 資訊 健康達人網

如果你去醫院看病,甚至因為病情較重需要住院,你可能會發現,雖然醫院有很多地方都已經電腦化,但醫護人員還是常常拿著紙本資料或是實體的 X 光片在診斷。事實上,透過穿戴式的智慧眼鏡,很快地醫護人員就可以拋棄笨重的電腦與紙本資料,只需要在眼前用手比畫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的血壓心跳有多少,斷掉的骨頭接好沒。

Google Glass 曾是穿戴式裝置領域的熱門話題,眼鏡的型態不但有別於大多數腕帶與腕表,也因此可以被賦予更多視訊與視覺效果等功能。類似的概念已經在發展中,而且可以應用的領域廣泛,包括醫療、倉儲、建築與石化產業都包含在內。美國一家公司 Atheer Labs 正在研發一款智慧眼鏡,醫護人員可以透過手勢,與看起來像是投射到眼睛前方的 3D 影像互動,不但在診間或是手術室可以即時存取各項訊息,在病房巡視也可以在不同病床旁邊立刻取得個別病人的相關病歷。

在一段展示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醫師到達某一位住院病人的病床邊,透過醫師的手勢虛擬地點選了一下選單,左邊就會彈出有關這位病人的生理數據圖。由於這位病人的病灶在左肩,因此醫師可以即時調出患部的 X 光圖及其他不同層次的掃瞄結果,進行綜合判斷,最後同樣在一套系統中即時開藥給這位病患。過去這些動作得要靠巡房醫師拿起床邊的病歷及護理師口頭報告的紀錄,還要去調(X 光)片子等才能做到,正式的處方箋可能要在巡房結束後再統一於電腦上開出,但現在可以在床邊靠一副智慧眼鏡一次搞定。


(影片來源:Atheer Labs)

而在更為緊急的手術室裡,智慧眼鏡不但能即時提供有關手術台上這名病患的訊息,在動刀的醫師還需要一些資訊輔助手術時,他可以直接在手術檯邊對著空氣比劃,就可以調整只有他自己可以看到的 3D 影像,例如動心臟手術時,他可以透過手勢旋轉、移動事前掃瞄出來的 3D 心臟影像。雖然對其他人來說這個動作可能有些好笑,但醫師不需要離開手術檯,也不需要因為必須接觸其他的紙本或電腦資料,使得他的雙手必須重新經過繁複的消毒程序,以免造成病患感染。

空中電腦病歷帶著跑 醫護急救人員即時獲取 3D 資訊 健康達人網
▲醫師用手比畫一下,心臟的 3D 影像就可以轉動。(圖片來源:FOX Health)

Atheer Labs 執行長 Alberto Torres 也表示,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為醫院節省支出。他估算,在美國,手術房裡醫師每脫下一次手術用的手套,就要花掉 1500 美元,而且有了智慧眼鏡,也不需要其他螢幕與設備顯示各種資訊。此外,透過同一套系統,醫護人員、救護人員之間彼此還可以更緊密溝通與訊息傳遞,病人照顧品質也將因為溝通順暢與充份資訊分享而提高。他們預計 2015 年底這款智慧眼鏡系統即可上市。

(首圖來源:Atheer Labs)

相關資訊

 

空中電腦病歷帶著跑 醫護急救人員即時獲取 3D 資訊 健康達人網
智慧型手環正夯 但準確度夠高嗎?
空中電腦病歷帶著跑 醫護急救人員即時獲取 3D 資訊 健康達人網
未來耳機監測人體 登山慢跑更安全
空中電腦病歷帶著跑 醫護急救人員即時獲取 3D 資訊 健康達人網
美國十大醫療科技危害 行動裝置佔三成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27例本土個案,確診縣市分布中,台北市新增14例最多,新北市11例居次。針對防疫工作與疫苗進度,總統蔡英文下午5時將在總統府內發表談話,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較為趨緩,民眾盼望7月12日可以微解封,台南市政府昨日公布夜市攤商防疫規範,業者提出防疫計畫可以申請復業。台南市長黃偉哲今(6)日表示,夜市、小吃攤復業跟中央規定一致,他也認為小吃攤應由中央統一開綠燈,而景點是否會開放會跟中央討論後決定。昨日台南市政府公布台南夜市復業規範,包含三罩一消、落實...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日本政府繼6月4日提供我國124萬劑AstraZeneca疫苗,再提供113萬劑AstraZeneca疫苗予我國人使用。指揮官陳時中今天特別配戴印有台灣及日本國旗的口罩,向日方致謝。他指出,日本兩次捐贈疫苗數量,幫助台灣超過一成覆蓋率,對台灣在防疫上有很好的幫助。...

閱讀詳情 »

首批11.7萬劑AZ疫苗在3月22日開打,當時為消除外界對疫苗副作用疑慮,行政院長蘇貞昌及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赴台大醫院帶頭接種。由於第1劑與第2劑施打間隔應在10至12週,但兩人至今尚未注射第2劑,恐已失去保護力,對此,陳時中今回應,他這段時間會去打疫苗,畢竟放太久也不太好,前一波的疫苗還有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