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撰文 / 今周刊
出處 / 今周刊   924期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等病床」早已成為台灣醫療危機之一,台大每五位急診轉住院病人,就有一人等超過兩天,甚至成為常態,究竟是哪些原因,讓我們在急診室面臨生死關頭時,等不到病床?

一個尋常的星期三,許先生的母親因為急性敗血症,被送到台北市中心一家醫學中心急診室。高齡七十五歲的老媽媽發高燒、肚子絞痛,到最後意識不清無法問診,醫師認定許媽媽必須最優先處理,不斷加強抗生素的劑量,而且也應該趕緊入院,避免在人山人海的急診室增加感染風險。但是,危急的許媽媽卻仍然在三天後,才得以住進內科加護病房。

急診室亂象

根據健保署網站統計,在急診轉住院案件數中、等待住院超過48小時。

民國六十幾年,台大就有急診室爆滿的現象,那時病床很少,可說是資源不夠,如今病床數規模多了三、四倍,還是無法解決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想來台大看病。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顏瑞昇說,有時,我們明明已經通報急診室沒推床了,救護車仍把病人載過來,原因是病人堅持要到台大。然後,病人沒病床躺,只好躺在救護車擔架上,救護車也離不開。

要解決這個陳年問題,必須靠整個體制來推動。政府要強制分級轉診,民眾也要改變觀念。

原因一:大醫院的迷思,不管輕重症都來報到,轉診出去僅千分之二

台灣每千人有6.9張病床,雖比不上日本、韓國、德國,但遠高於OECD國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的5.05張,也高於世界中位數的2.2張。

「病床數絕對夠,還滿出來!」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說,全國四百家醫院,造成急診等床問題約十五家,而醫學中心病房則多被重症者使用,因為重症者住院較久,病床周轉率低,造成供需失衡。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陳日昌認為,病人集中到醫學中心,是信任度問題,也就是迷信大醫院,不管輕、重症都往大醫院擠。大醫院急診轉出的病患僅千分之二或三,而且好說歹說用盡說服手段,仍然轉不出去,「不能怪民眾,如果沒有限制,大家當然希望待在一個能讓他安心的地方,所以很難解決。」陳日昌說。

原因二:地區醫院萎縮,中小型醫院生存不易,病房閒置嚴重

同一種病,醫學中心的醫師診療費、藥師費的健保給付較高;同樣做電腦斷層掃描,地區醫院獲得的給付低。但地方性醫院本來就要用更高的薪水才能找到醫師,結果因給付低,賺錢更困難,過去幾年,中小型醫院處於賠錢狀態,失去和醫學中心的競爭力,造成病人流失、病房閒置情況。

原因三:醫院也挑病人,怕虧錢、惹醫療糾紛,多重慢性病人等床最難

「急診無法轉去樓上病房的病人,很多是因為會虧錢,或治不好了。」不少醫學中心急診醫師坦承,在急診待床很久的病人,不少是窮、老或諸病纏身。

沒錯,醫院挑病人已是常態。其一是經濟因素,一位財團法人醫學中心醫師透露,部分醫院分配病房會看科別的績效利潤,利潤較高是醫材,因此會使用到醫材的心導管手術或骨科病患,就容易住到院。也有醫界大老指出,醫院會拉長住院時間,有時是因病人快好了,健保支出較少,病人又好照顧。

其次,醫療專科分科太細,多重症狀的急診病人就不容易被某專科醫師收住院,即使有病床,仍不收病人。

原因四:健保俗擱大碗,台灣住院相對便宜,醫療險濫用推波助瀾

身兼急診醫學會壅塞小組召集人的方震中指出,台灣民眾住院時間比歐美國家長,因歐美住院費用昂貴,譬如美國普通病房每天就要一千美元(約新台幣三萬元),美國病人出院後,再派護理師去居家照護,比住院便宜許多。
 
三期今周刊免費試閱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Life生活網取得《今周刊》授權文章專屬使用:原文詳載於《今周刊》。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國內今天新增17例本土病例,其中桃園市新增3例,首次居全台第二。市府調查,這3例分布在中壢區、八德區和蘆竹區,有2例是確診者的接觸者,1例調查中。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案15418有症況快篩陽性,進一步採檢確診,已匡列親友5人,正在進行疫調,希望透過簡訊實名制掌握親友圈,特別是在中壢地區。案15427...

閱讀詳情 »

疫苗預約平台意願登記對象擴大,只要民國92年前出生、18歲以上民眾都可能前往登記意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第二輪疫苗意願登記113萬人,完成預約登記已有84萬9760人。他也透露,莫德納疫苗量已差不多,為了供應,部分莫德納會留給第二劑,未來供應還是以AZ為主。疫苗預約平台意願登...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趨緩,部分場域得有條件恢復營運。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社區型衛福機構可在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成、做好防疫狀態下,逐步恢復提供服務。不過,至今幼兒園仍無法開放,引發家長埋怨。指揮官陳時中說明,他理解家長有照顧壓力在,但托兒機構要比長照機構稍微謹慎,因為後者的照顧方跟被照顧方都可以打疫苗,前者僅...

閱讀詳情 »

今天新北市COVID-19確診案例「首見零」,僅新增2例居家隔離陰轉陽個案,此外,昨天新北社區篩檢更是13天以來,第5次陽性率0%。對此,市長侯友宜表示,自疫情爆發後的66天,每天都有市民確診,確診個案一路從高峰384人,降到今天新增零確診,感謝所有市民朋友與市府並肩作戰、守住疫情。侯友宜說,今天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