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只有早上量血糖 並不夠!

糖友只有早上量血糖 並不夠!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對於糖尿病病友來說,測量血糖、了解血糖變化,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宜蘭縣愛胰協會理事長游能俊指出,不少糖友認為,量血糖只要早上起床量一次就足夠,這種想法是錯誤迷思,在飯後4小時,血糖會飆升,再逐漸下降,呈現區塊變化,而藥物發揮效果時間,也呈現6至12小時區塊變化,因此一天量血糖次數若能達到7次,監測效果最為理想。

一天量7次血糖 妥善控制血糖與飲食
游能俊醫師解釋,一天量血糖時機可分為餐前、飯後、睡前,一天3餐的餐前、飯後量血糖次數總共為6次,加上睡前血糖,就是7次。飯前量血糖,比較兩餐飯前血糖值,可以幫助評估藥物劑量,以避免低血糖。飯後量血糖、做比較,則可以了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進而幫助控制飲食。而睡前量血糖,則是要預防半夜血糖過低。

透過測糖模組 量身打造量血糖時間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一天量7次血糖,糖友若想了解何時量血糖較為理想,也可以運用測糖模組做輔助。測量模組評估重點包括糖化血色素數值、是否曾發生低血糖、糖友使用藥物為口服藥物或需要注射胰島素,以及餐後是否方便測量血糖等,透過這些評估,糖友便能了解哪些時間點量血糖最符合自己生活、用藥習慣。

血糖機要精準 血糖值才會正確
此外,血糖機品質、精準度也是重點。游能俊醫師表示,國內目前的血糖機七成仍是2003年規格,若使用2013規格、符合ISO15197的血糖機,有助正確測量血糖值,這樣也才能依據精準數值做管理,如此較有機會達到精確測量、正確管理目標。

控制血糖 從生活細節做起
游能俊醫師強調,糖友需要遵守一些健康生活準則,包括調適心情、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監測等、並配合血糖管理工具書,面對測出的數值較不會一頭霧水,透過書裡簡單的指標,將更了解自我血糖變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媒體報導,國家中醫藥研究所1月就針對新冠病毒,衛福部中醫藥司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合作,擬定中西醫合併治療西醫指引,可以依據輕症、重症、輕重症、緩解期訂定4種方劑,4月3日在台北三總與台中榮總展開試驗,似乎得到正面效果,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認為科學數據仍不足,暫不納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到美國生產,可以賺錢、A健保?國內一家坐月子代辦中心中介孕婦至美國生產,勾結當地醫師捏造前置胎盤剖腹生產等不實診斷,返台後再持診斷證明,詐領健保及商業保險費用。健保署提醒,不要以身試法,未來將加強審查自墊核退案件。 健保署違規查處室副組長董玉芸表示,本案係因保險公司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次氯酸水爭議從地方延燒中央,今(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次氯酸水產品能不能用在於「人體抗菌」,必須交由衛福部食藥署認定、核發許可證的產品,才能說自家產品有申請的效果,未經許可證的次氯酸水產品,不得宣稱可以用於「人體抗菌」,產品違規自然必須開罰。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今(12)日新冠肺炎無新增病例,正好也是本土零確診滿月的日子,隨著零確診天數持續增加,解隔離病患持續上升,台灣目前仍在治療新冠患者下降至百人內,僅約68人持續隔離,各界都在期盼台灣零新冠肺炎日子到來。台灣開始邁向後疫情時代,除體育活動已開放觀眾入場外,文藝活動也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