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要注意! 細菌感染恐截肢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越來越炎熱,一進到室內就想打開冷氣降溫,已成為家庭及辦公室裡的常態,但也使得空氣不易流通,且室内、外溫差大,導致免疫力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遭受到細菌、病毒的攻擊,且糖尿病患的反應症狀,會比一般病患還要嚴重,在治療上也比較困難,容易產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黃天祥教授表示,在台灣的截肢患者當中,有60~70%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主因就是由於許多病友神經末梢感覺差,輕微小傷口也無疼痛感,因此不易察覺,常引起細菌衍生,導致糖尿病壞疽而必須截肢,嚴重甚至會引發敗血症。

另外黃天祥教授也特別提到,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因為細胞對血糖的攝取發生了「胰島素阻抗」現象,患者初期仍有分泌胰島素之能力,甚至可因胰島素阻抗而產生代償現象,分泌更多之胰島素;此時若服用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可有效達到血糖控制,若放任不管,以至於血糖控制不佳或胰臟β細胞過度刺激,將會使β細胞凋零,而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嚴重可能引起失明及腎衰竭。也會併發大血管病變如:心臟疾病、截肢、中風等,若不即時給予適當處理,可能造成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併發症一旦發生以後,除使病人生活品質的降低,也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因此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一大重要的課題。

近期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結果,證明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可有效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被認為是具有保護胰臟β細胞的功能,達到控制血糖,且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達16%,讓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之威脅。

黃天祥教授提醒民眾,糖尿病患要特別注意飲食,尤其夏季水份流失較快,容易導致脫水症狀,適時補充水分,並且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聽信坊間秘方,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值範圍,才能有效遠離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現代男女對性的態度越來越開放,然而對性的認知和對性病防治卻一知半解,即不太瞭解有哪幾種性病外,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免於性病感染,或是一旦染上性病後,沒有盡快就醫也不敢去看醫生,反而尋找網路上不正確的治療偏方,導致延誤就醫;尤其是青少年族群,對性懵懵懂懂的情況下,初嚐性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46歲王先生有抽菸習慣,最近覺得老花眼變嚴重,決定配戴多焦點鏡片矯正,但發現看東西會斜斜的,且有2個影子,到眼科檢查視力均正常,唯有右眼無法向上轉動,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甲狀腺眼病變所致。經戒菸、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改戴單焦點鏡片、稜鏡矯正複視後,李先生視力已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讓居家隔離/檢疫民眾接受醫療照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動通訊診療,一名居家檢疫的民眾因腳部不適而向臺北市衛生局求助,經轉介後由北醫附醫啟動通訊診療服務,醫病之間透過電腦與手機,即可完成診療,讓民眾安心在家隔離/檢疫。居家檢疫期間腳部不適 北醫附醫通訊診療北醫附醫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台灣已有局部院內感染的現象,並出現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案例。在疫情開始之際,台灣麻醉醫學會持續關注疫情發展,推估日後可能的局勢,以及做相關的準備作業。   新冠肺炎雖然絕大多數都是輕症,但是少數重症病人可能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