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檢疫如何就診? 遠距醫療慢性病治療不中斷

居家檢疫如何就診? 遠距醫療慢性病治療不中斷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讓居家隔離/檢疫民眾接受醫療照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動通訊診療,一名居家檢疫的民眾因腳部不適而向臺北市衛生局求助,經轉介後由北醫附醫啟動通訊診療服務,醫病之間透過電腦與手機,即可完成診療,讓民眾安心在家隔離/檢疫。

居家檢疫期間腳部不適 北醫附醫通訊診療

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王佩麟副主任表示,衛生局會先確認民眾醫療需求,若同意接受通訊診療,即會通知醫院,由醫院健康諮詢專員與民眾連繫,協助完成約診,並提供專用視訊連結網址,即可與醫師在約診時間以視訊方式完成看診與處方開立,再由民眾委託代理人到醫院完成健保卡過卡與領藥。  

王佩麟副主任指出,3月2日為一名女性於居家檢疫期間感到腳部不適,經衛生局轉介完成約診後,病人持手機與醫師進行視訊看診,原本病人以為只是輕微的腳部扭傷,經診療後確診是足底筋膜炎,整個過程約10分鐘完成。

跨越時空限制 慢性病患隔離也能持續治療

陳瑞杰院長表示,居家隔離/檢疫的民眾最擔心的就是缺乏醫療照護,藉由通訊診療服務,即可跨越時空限制,接受專業醫療團隊治療。北醫附醫於102年成立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民眾在家即能進行血壓等生理數值監測,107年推出便攜型無線單導程心電圖手環,提供居家心律監測服務、108年導入非侵入式居家睡眠檢測,讓民眾在家也能接受睡眠檢測。此次將遠距醫療應用於防疫層面,可免除隔離/檢疫民眾外出所帶來的風險,並解決遵守14天居家隔離/檢疫民眾之醫療需求。

另外,為加強分流及院內控管,北醫附醫於2月起設立戶外篩檢站,同時限縮探病時間與人數,一般病房探病時間縮短為中午1個小時,加護病房探病時間也由原本3個時段減為1個時段;住院病人的訪客每次最多1人,留院陪病人數則限制為1人。

防疫是全國上下總體戰,北醫附醫將全力配合政策,守護國人健康,也呼籲民眾維持「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等生活習慣;北醫附醫除了持續提供完善的醫療照護,並針對居家隔離/檢疫的民眾推出通訊診療服務,若有防疫相關問題皆可撥打1922防疫專線,全民一起挺過防疫的挑戰。

【延伸閱讀】

有洋蔥...圓癌母心願 姐弟戀婚後試管急孕成功生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3歲梁太太近來被「流眼淚」所困擾,即便沒有異物、沒有打呵欠,她的眼睛也會自動蓄滿淚水,隨時溢出,雖已看過醫生點藥水,症狀仍未緩解,日前更是眼頭紅腫、流膿,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眼科部何旻潔醫師診斷為「鼻淚管阻塞」造成的「急性淚囊炎」,由於阻塞嚴重,在開立藥物後,進一...

閱讀詳情 »

維他命D不只是維他命 很多人會問我,一位外科醫師,為什麼要特別談論維他命D 呢?我想說的是,因為我研究維他命D已經十年了,我了解它,而很多人都錯怪它了⋯,所以我想要導正大家對維他命D的錯誤觀念。 維他命D(也稱為維生素D)大家都耳熟能詳,一聽到它都會先想到具有保骨本的用途,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53歲楊太太去年彎腰取物時,突然聽到「啵」一聲,頓時上背劇痛、上半身無法旋轉,右側痛到肩膀無法上舉,四處求醫仍未好轉,隨後陸續出現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讓她苦不堪言,直到安排抽血及骨髓穿刺,確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採標靶治療合併放射線治療後,癌細胞獲控制,讓她重燃抗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下腔靜脈置放濾網治療 避免誘發致命性心臟一名47歲女性,日前因左下肢腫脹、紫黑,甚至難以行走就醫檢查,醫師診斷確診為嚴重深部靜脈血栓同時合併子宮肌瘤,經給予口服抗凝血劑治療後,再經由檢查證實血栓導因於左髂靜脈壓迫症;治療上,除了嵌入微震波腔內溶栓導管及持續投予靜脈抗凝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