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屎掏不出 竟是罕見外耳道癌

耳屎掏不出 竟是罕見外耳道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高齡90歲的沈女士,近半年來發現左耳有悶塞感,且近日左側外耳道還出現腐敗味的分泌物,從外觀看來,外耳道有像是耳屎的塊狀物,無法用棉花棒移除,還會出血。收治病例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邱怡喬表示,患者罹患的是極為罕見的外耳道鱗狀細胞癌,常見症狀有耳悶塞感、聽力下降及外耳道出血,提醒民眾,若耳朵出現類似異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沈女士雖然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但家族並沒有癌症史,醫師檢查發現,她的左側外耳道充滿疣狀腫瘤,約0.4公分大小,利用棉花棒觸碰,容易出血且合併黃色分泌物。經過外耳道腫瘤切片,病理化驗後,確診為外耳道鱗狀細胞癌。

歐洲文獻記載指出,外耳道癌是極為罕見的癌症,每年發生率僅一百萬分之一,而外耳道癌最常見的類型是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一般來說,外耳道癌好發於50~60歲的中年族群,會出現的症狀,包括耳漏、耳悶塞感、聽力下降及外耳道出血等。目前最佳的治療方式為癌症廣泛切除術,合併術後的放射治療。

邱怡喬表示,外耳道癌儘管接受手術和術後放射治療,但5年的存活率僅37%,預後狀況並不好。呼籲民眾,若耳道出現有無法移除的腫塊,且合併聽力下降、耳漏、出血等現象,最好盡速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可進一步評估,是否需切片檢查,排除外耳道惡性腫瘤可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09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已開始邁入了炎熱的夏季,未來1周多屬高溫炎熱天氣。今(12)日中午前後南投縣、台南市、高雄市近山區或河谷,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而台東縣、屏東縣近山區或河谷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造成熱傷害發生的機會也大幅增加。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愛吃檳榔,從早吃到晚,最後還開了一家檳榔攤,彰化線鹿港鎮街一名許姓里長,當了20幾年紅唇族,日前因為指甲外翻,至診所就醫,在拔除指甲時,痛得哇哇叫,醫師剛好看見他嘴巴裡的腫塊,轉介至耳鼻喉科,確診早期口腔癌。 台灣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彰基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57歲女性,一年多來兩側乳頭常發現有疑似泌乳現象,讓她回憶起剛生完小孩哺乳的情景,但明明小孩都已經二十好幾了,怎麼還會有如當年的泌乳現象?由於羞於啟齒而且覺得不是嚴重的事,就擱著不管,直到最近出現頭痛並伴隨視力模糊,就醫檢查,竟是腦內長了腫瘤。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視神經 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出現缺牙時,除了可選擇活動是假牙或做牙橋,臨床上也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植牙,但植牙前,務必得與醫師詳細溝通,才能避免產生錯誤期待而衍生爭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牙科部龍萱副主任指出,植牙畢竟是手術,因此植牙前都得經過詳細評估,像若有嚴重骨質疏鬆症或糖尿病者,都應先經由原本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