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聰明利用早晨1小時 提高一整天工作效率

聰明利用早晨1小時 提高一整天工作效率

1.睡覺都不夠,還要我早起?

早起的前提,一定是睡好。會做事的人通常都善於掌控睡眠時間。長年研究睡眠、著有《一定睡得好!黃金4.5小時深層熟睡法》、《積極人生晨起術》等書的日本醫學博士遠藤拓郎,相當推薦“進攻型睡眠”,也就是自我控制睡眠時間;研究發現,每天睡4.5小時的效果最好。

睡眠是由淺眠(快速動眼期)與深眠(非快速動眼期)交替迴圈出現,約每90分鐘一次,所以睡眠時間最好以此為倍數,理想時間是6小時。忙碌的上班族恐怕很難達成,因此遠藤拓郎根據成長荷爾蒙及黑色素的分泌,得到最佳數字:上班期間睡4.5小時,週末則可睡7.5小時。

也就是說,睡眠的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高品質睡眠”。同時,適時小睡15分鐘也不可或缺,不妨利用通勤或午休時間打個小盹。良好的睡眠能有效修護並再生腦細胞,仿佛讓大腦“重開機”。也因為睡眠中會進行記憶重組及強化,若有疑難雜症待解決,可以晚上稍微思考後再睡,隔天早上通常能獲得答案。

2.陽光真的能讓心情變好?

早晨5點半起床,並曬到足夠的陽光,就能消除壓力,遠離憂鬱。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1984年針對“冬季憂鬱症”患者的醫學實驗,證明“光線”有助於治療憂鬱症;晚期的研究更證明,光療法對一般憂鬱症同樣具有效果。

因此,若利用早晨時光走出戶外,多曬點太陽,尤其是長期背負業績壓力的業務人員,不僅能舒緩心理壓力,更能排解憂鬱!

3.吃早餐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遠藤拓郎指出,腎上腺皮質素是儲存於身體的營養素,具有幫助脂肪及葡萄糖固態物質肝醣代謝,並轉換成熱量的功能。受生物時鐘支配,腎上腺皮質素在深夜3點左右開始大量分泌,在你睡著時,將儲存於體內的脂肪及肝醣轉換成熱量,提供夜晚睡覺時所需能量。

所以當你週末熬夜,睡到隔天中午才起床時,是否常感覺:“明明睡得很夠,身體卻還有氣無力?”那是因為中午起床,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已經降低,血糖值也降低了。

因為腎上腺皮質素所製造的葡萄糖通常到上午10點左右便會耗盡,如果想在上午完成一天的重要工作,就必須趁腎上腺皮質素還在分泌、熱量仍大量運作時,補充熱量,攝取早餐,才能持續充滿活力。

早餐吃什麼最好?

可以分為3大類:

第1是能立刻提供熱量的食物,包括柳橙汁、水果、優格等;

第2是能讓肚子撐到中午的食物,如蛋、烤魚、納豆等;

最後則是功能介於前2類的食物,包括麵包、白飯等澱粉類。早餐儘量均衡攝取這3類食物,必能活力滿分,在早上就跑贏其他人!

4.早上運動最恰當?

一天中什麼時候運動最理想?其實,專家的建議是在晚上,而非早晨。

以汽車為比喻,一早運動,就像突然讓冷卻的引擎馬力全開;與其如此,不如在身體很溫暖,也就是體溫上升的傍晚或晚上運動,這樣對身體的負擔會比較小。體溫上升時,體內的酵素變得活躍,身體的活動力相對愈佳。

當然,這是從生理角度出發的說法,很多人都喜歡一大早起來運動,大汗淋漓後,再精神奕奕展開一天。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早上還是晚上運動好?能自在享受最重要!

同場加映:改變人生!朝活高效工作術

“變多”的這些時間,可以運用在工作策略思考,也可以拿來發展第二專長、品玩嗜好、增進人際關係……。

早上1小時,不只能讓你從容面對每一天,邁向工作零加班,更能“改變人生”!

3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 眼見工作上的第一季小結即將來臨,你是否正摩拳擦掌,準備在接下來的9 個月中大展身手,年底好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說到時間管理的新顯學,絕對不能忽略兩個字:朝活( 朝日活動)。對於如何運用一日之初的早晨,不僅主流財經媒體討論愈來愈多,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更在上班族間掀起一股旋風。

日本早起心身醫學研究所所長稅所弘,就是在日本推動“晨型人”觀念的先驅,他的相關著作不下十餘種,甚至造成“吃早餐運動”風靡韓國。

無法早起?先找到有幸福感的動力

稅所弘強調,早睡早起對身體健康與工作效率,有絕對關聯。若是晚睡晚起,或連續熬夜後大睡一天,都會對自律神經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判斷力變弱,意志力不集中。

《時間管理黃金法則》一書作者呂宗昕亦指出,“要談時間管理,應該先回歸到生活管理!”每個上班族都可以擬定一張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而早睡早起,是最能激發黃金體能的作息模式。

所以,如果說時間管理也有所謂的“80/20 法則”,那麼最能體現“用20 %時間創造80 %效益”的,應該就是善用晨間時光了!只要能善用這段腦袋特別靈光、思路特別清晰的時間,一定能事半功倍,在一天開始就跑贏其他人。

儘管早起對於生理及心理的好處並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還是知易行難,或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難以持續?與其說是“欠缺毅力”, 倒不如說是沒有用心尋找一個足夠強烈的“動機”,一個讓你足以養成習慣的美好理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統計發現,約有5%到10%的女性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問題,有月經疼痛、經血過多等表現,也對受孕有影響,醫師呼籲切勿輕忽。子宮內膜跑到其他地方 婦科疾病隨之而來正常的子宮就像個拳頭大小,內側中間薄薄一層黏膜層叫子宮內膜,月經週期來臨就會增厚,如果沒有受精卵著床,內膜就會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交通幹道空污嚴重,肺疾風險增!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針對英國和波蘭的13個城市研究發現,住在繁忙幹道50米範圍內可能會使肺癌的風險增加10%,並使兒童肺部發育不良的風險增加3-14%。共15個NGO團體聯合發表該報告,要求英國政府2030年將空汙標準降至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哈啾!哈啾!哈啾」相信很多人最近一早起床就開始狂打噴嚏,正因秋冬時節,氣溫乍暖還寒,總令鼻過敏族群症狀大爆發,鼻塞、鼻子發癢、打噴嚏、流鼻水、鼻涕倒流、咳嗽等,都是常見的鼻過敏症狀,發作時嚴重影響生活、工作、學習與睡眠。   中醫師陳瑞聲指出,台灣屬於海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一定買過保健產品,但你曾被滿滿的認證保健產品包圍過嗎?只要在12/5-12/8到2019醫療科技展中的「SNQ國家品質標章主題館」,就可以感受身處優質品牌400多項認證產品之中的驚異和安心,感受全台最大健康派對:四重好康拿贈禮、明星商品試吃試喝、以及醫療照護超夯體驗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