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膚美白透亮很簡單 弘光科大研發1+2美學公式

肌膚美白透亮很簡單 弘光科大研發1+2美學公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很多女性都希望擁有淨白透亮的無瑕肌;然而,買了一堆保養品,卻可能不見效果!民眾使用了不安全的保養品,造成肌膚傷害的情況時常發生,因此「妝品安全」是選購美妝品的首要條件。專家強調,不是擦了標榜美白的保養品就會讓皮膚變白,更要注意產品所含的有效美白成分及濃度,此外,台灣女性最愛敷面膜保養,但有人卻越用肌膚越乾,甚至出現紅腫敏感;專家也表示,現今由於環境因素及空污嚴重,造成敏感肌越來越多,因此選擇溫和安全、低敏的保養品更形重要。

應查看是否有安全數據

妝品安全很重要,那麼哪些是選擇保養品時必備的條件?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暨化妝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兼研發長張聰民博士表示,消費者在選購美妝保養品時,應查看是否有製造商提供的安全數據,而且最好是選購擁有專業實驗室和教授級首席顧問研發的保養品,因為有專家做過的專業人體試驗及安全檢測,品質才有保障;但由於個人膚質不同,在選購前仍應自我做測試,可將保養品塗抹在手臂上試用,或是塗抹在耳朵後,讓保養品停留在肌膚上十五分鐘後,若產生過敏不舒服,甚至有發癢、刺痛感,則表示自己不適用該保養品。

產品成分、濃度、用量是關鍵

一白遮百醜,雖然很多人都嚮往當個白皙美人,但是卻往往對保養一知半解,只做對了一半。張聰民博士指出,美白品牌有很多,不少消費者是依據廣告或代言人來選購產品,卻忽略了美白有效成分,選購時產品成分的濃度以及用量才是關鍵;尤其是有很多產品外包裝上只有成分名稱,卻沒有濃度百分比,以致於在濃度不夠的情況下,造成花了上萬元購買的產品卻無法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喝足量水 肌膚表面才能鎖水

所以,無論是以面膜或是利用雙效精華等基礎保養方式,產品的成分及濃度很重要;張聰民博士並進一步指出,想要讓肌膚白嫩Q彈、煥發健康的亮麗光澤、輕鬆變美,除了保養品之外,還應該要喝足量的水,才能使皮膚表面鎖水,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因為肌膚有20-30%的含水量。

面膜吸收快 精華液營養成分高

另外,面膜是台灣女生的最愛,到底功效為何?張聰民博士解釋,面膜有分清潔與保養功效,而面膜材質有不織布以及生物纖維等,再加上配方內料有效成分,而且原料選擇很重要,例如清潔面膜可吸附毛孔髒東西,有些還添加了美白、抗痘或保濕成分的保養功效;但是,面膜不可以留在肌膚太久,因為面膜是半封閉式、吸收快,使用面膜大約20-30分鐘後即應取下。而在使用以玻尿酸鈉、菸鹼胺、海藻醣及鎖水磁石等成分製成的面膜後,肌膚會變得明亮有光澤;以及用玻尿酸鈉、菸鹼胺、銀耳、傳明酸、維他命B5、蜂蜜、白茅及酵母萃取物所製成的高營養成分且易吸收的精華液,會讓肌膚更加細緻、水潤、光滑,美白保濕一次完成。

1+2方式做保養 實驗室確認安全有效

所以從此不用瓶瓶罐罐;張聰民博士強調,只要清潔夠乾淨,使用一、二種保養品即足夠,尤其是以1(彈力面膜)+2(煥白雙效精華)方式,經由實驗室確認不刺激,又有高營養成分,單獨使用就有雙重效果,可使血液循環易於吸收;就有朋友原本花大錢買一堆保養品,卻不見效果,後來以1+2方式做保養,才開始改善了膚質,她還說早知道就這樣保養了,輕鬆、簡單又有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8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向來笑稱自己是「壓力胖」的台中市長胡志強,春節假期神隱多日,外界議論紛紛。台北振興醫院發布新聞證實,胡志強因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於2月5日由該院心臟醫學中心醫師魏崢操刀,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圖片來源/取自網路)振興醫院指出,在這次手術中,魏崢共幫胡志強接了6條繞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年假結束,是否覺得提不起勁呢?小心,這可能是年假症候群所導致!高雄大同醫院精神科醫師蔡瑞修指出,年假長達九天,若常常熬夜晚起、聊天打牌,一開工可能就出現疲倦、精神無法集中等症狀,其實民眾無須過於擔心,透過多做運動,調整作息,就能不藥而癒。年假症候群主要是因患者長時間處於作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大腸直腸癌發生數已高居癌症首位,每年約新增1萬2000多人;由於直腸癌位置較低,以往手術時多會將肛門一併切除,做人造肛門,使得生活品質受到影響。近年來,直腸癌的治療則是會先採取性放射線治療,不但疾病控制率較佳,而且還能保留肛門,大大提升直腸癌病人的生活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繼藝人戎祥於年前因心肌梗塞發生猝死意外之後,又傳出前立委朱星羽也疑因心律不整猝死;對於最近猝死意外頻傳,康聯預防醫學院院長陳皇光特別提出呼籲,民眾千萬別過度輕忽自身的心血管健康狀況,以免因為一些外在環境因素或行為,而引發猝死意外。 根據衛生署最新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