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控血糖猶未晚 該打不打才慘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糖尿病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目前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方式有口服藥及注射胰島素兩種,但不少患者都拒絕注射胰島素,其中最大原因是誤以為「打胰島素後,接下來就要開始洗腎,或腳就會截肢…」;其實,血糖控制不良,才會引發糖尿病腎病變、傷口癒合不良而要截肢等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衛教師許蕙纓指出,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人體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利用不佳,而使血糖增高;當血糖控制不佳時,就會產生許多糖尿病的合併症;所以,糖尿病沒有控制好,就會產生許多影響到生命及生活品質的併發症。

為了控制好血糖,最先會使用口服藥,但口服藥控制不佳時,醫師就會開始建議施打胰島素,若配合醫師的囑咐按時且正確地用藥,血糖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既然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那麼直接注射胰島素把不足的量補足是最佳的治療方式,但並非人人可接受。許蕙纓指出,注射胰島素的適應症包括: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已完全或部分喪失、第二型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失效者、妊娠糖尿病無法單獨使用飲食控制血糖時、高血糖急症、肝腎功能不全、手術或發炎以及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許蕙纓表示,病患仍有選擇治療方式的自主權,所以就算病情到了需要打胰島素的時候,仍會有病患拒絕,若導致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就會出現併發症,等到病患察覺到身體變化,不得不施打胰島素時,常為時已晚,腎臟病變、心臟血管疾病、足部病變等都發生,只好洗腎或截肢等;所以,胰島素並非導致洗腎、截肢的主因,而是胰島素用得太晚,血糖控制不佳所產生的併發症引起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70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2013城際藥事論壇」於今日在台北展開,計有來自亞洲六國七都400位藥師與會,以「藥事服務與消費者保護」為主題,進行為期兩天的研討與經驗交流;台北市藥師公會並希望能借助東京及首爾姊妹會成功經驗,務實檢討我國醫藥分業政策。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余萬能指出,亞洲各國雖有近似社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女性不婚族越來越多,單身獨居情況大增;一名隻身在北部打拼的三十多歲女子,日前發現罹患乳癌,但卻不敢驚動南部家人,又怕請假工作不保,竟致癌末失血被送馬偕醫院急診,該院安寧緩和醫療團隊隨即向安寧照顧基金會申請醫療補助,她才安心住院接受治療。收治這名罹患乳癌女子的淡水馬偕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家中若有三歲以前的嬰幼兒應該多注意,因為約占百分之2至3的嬰幼兒可能會對牛奶產生過敏的現象;郭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王莉惠指出,嬰幼兒對牛奶過敏,與大人的乳糖不耐症較不相同,且症狀多為皮膚起疹、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臨床上,1名約1歲女嬰,從出生開始就有腹瀉的問題,甚至一天拉十多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研究報告,兒童每年接受2-4次氟漆塗氟,可有效降低46%恆牙蛀牙,及33%乳牙蛀牙;國健局指出,要從小防蛀牙,家長除了督促寶貝使用含氟牙膏正確潔牙,搭配定期給牙醫師塗氟、在第一大臼齒長出來時使用窩溝封閉劑,才能全方位防止蛀牙發生。國健局調查,1-6歲兒童乳牙的齲齒率平均5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