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脊髓損傷患者曙光 機器人腳助站立迎新生

脊髓損傷患者曙光 機器人腳助站立迎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活得越來越健康!一名20多歲年輕人,多年前出車禍,造成胸椎第4節損傷,胸部以下完全沒有知覺,過去用手撐才能坐立,外出必須坐在輪椅上;去年開始使用機器人腳,經過20多小時的訓練,就能離開輪椅靠自己的力量,再度站立並行走;如今已經能夠如同正常人行走自如。
年增1200名脊髓損傷患者 車禍為主因
根據脊髓損傷基金會統計,國內目前約有2萬6千多名脊髓損傷患者,平均每年新增1200名。桃園長庚醫院復健中心鄧復旦醫師指出,脊髓損傷患者發生原因以車禍最多,其他原因包括職業災害、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一旦脊髓損傷破壞中樞神經系統,患者就無法自行站立、行走,必須終身與輪椅為伍。
脊髓神經遭破壞 嚴重恐四肢癱瘓
鄧復旦主任表示,中樞神經連結大腦、小腦及橋腦,從頸椎延伸至腰椎,這段神經稱為脊髓神經,主要控制上肢、軀幹及下肢活動功能;一旦脊髓損傷,就會影響日常活動。他舉例,受傷部位較低,如胸椎第12節或腰椎第1、2節,下半身恐癱瘓、無法坐立、行走及喪失自行大小便的功能;受傷部位較高,如頸椎第5、6節,則會全身癱瘓。
長腿鐵鞋費力 傷友外出才使用
過去脊髓損傷患者要依靠輪椅才能移動,想站立行走必須穿上長腿鐵鞋、兩手搭著拐杖,利用身體甩動方式行走。鄧復旦說,脊髓損傷患者雖然穿上鐵鞋後可以移位,但十分消耗體能,平均每走100公尺就會汗流浹背,傷友只有外出才會使用,回家後只想坐回輪椅;但長期久坐、久臥,容易發生許多併發症,包括褥瘡、下肢水腫、異位性骨化,並會出現神經性膀胱,甚至影響性功能。
機器人腳 站立行走自如
所幸拜醫療科技發達所賜,如今透過「機械動力外骨骼系統」,俗稱機器人腳,能夠讓脊髓損傷患者再次站立行走自如。鄧復旦強調,傷友只要穿上機器人腳,透過大小腿外側加裝的兩個微型馬達,即可帶動髕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搭配拐杖幫助平衡,就能自由活動行走,且走幾百公尺都很輕鬆,平均經過20至60小時的訓練時數,從行走、爬坡都不是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且死亡率為女性癌症死因的第四位,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約6.6人死於乳癌,嚴重影響婦女健康及生活品質。但乳癌是可以預防的。美國癌症研究所指出,約4成的乳癌可藉由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國民健康署提醒婦女朋友們,護乳健康應從養成「規律運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想像過嗎?電池竟然也可以彎曲、捲繞、摺疊且擁有布料的韌性!成功大學材料系教授洪飛義研究團隊與台南不織布大廠康那香公司共同研發高科技鎂布充電電池,結合鎂陶瓷粉末與不織布,僅1元硬幣大小的鎂布電池,就可讓LED燈泡持續發亮超過36小時,既是布料也是電池,成功實現紡織與電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麗的肌膚是要靠後天的努力保養來得以維持,根據統計,台灣女性一年在美肌產品消費市場上能創造出近千億元的規模。女性愛美保養,不僅使用臉部保養品、體內補充保養美容飲、傳統做臉,到當今盛行醫美科技保養也都在投資之列。近年來,女性在肌膚管理趨勢更喜愛採複合式保養,除了日常塗抹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連水瓶蓋都轉不開 當心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52歲的A女士兩手關節腫脹疼痛、僵硬,居家生活連轉動鑰匙及打開水瓶蓋都感困難,漸漸地下肢關節也出現脹痛,驚覺不對勁,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她使用傳統的抗風濕藥物,效果不彰,每天上下公寓樓梯萬般痛苦,幾乎要放棄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