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腫痛開不了水瓶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關節腫痛開不了水瓶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連水瓶蓋都轉不開 當心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52歲的A女士兩手關節腫脹疼痛、僵硬,居家生活連轉動鑰匙及打開水瓶蓋都感困難,漸漸地下肢關節也出現脹痛,驚覺不對勁,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她使用傳統的抗風濕藥物,效果不彰,每天上下公寓樓梯萬般痛苦,幾乎要放棄治療。後來經由風濕科醫師處方生物製劑,病情獲得大幅改善,關節腫脹消失,現在生活已恢復常軌。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中年女性 影響生活品質

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蔡世滋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個原因不明的慢性關節炎,滑膜發生不正常的增生,破壞關節軟骨及邊緣骨頭。此一疾病好發在30歲至50歲的中年族群,通常女性病人是男性的三倍,主要症狀為身體兩側多處對稱的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早上起床有所謂的晨間僵硬現象,影響生活品質。嚴重者造成關節變形、身體失能,甚至損傷關節外的器官而影響壽命。

傳統療法效果不彰 生物製劑幫助患者重回生活常軌

蔡世滋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經常侵犯全身大小的關節,出現對稱性關節發炎。一般來講,病程持續時間至少超過六個星期以上。除了晨間僵硬現象為重要的臨床表徵外,抽血可發現一些發炎指標,包括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及急性發炎反應物如CRP數值上升,另外抽血檢驗也可見類風濕因子或CCP抗體呈現陽性。過去的治療方式多先用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來抑制發炎、緩解關節腫脹,經一段時間若效果不佳,才加上更多的藥物。近年則採較積極的處理方式,及早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包括生物製劑,可大幅改善病情,甚而達到免藥緩解(drug-free remission)。

蔡世滋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只要遵照醫囑,定期到風濕科回診並接受藥物治療,都可得到有效的控制,擁有正常的生活。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5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位居第四名,主要是因一旦血糖過高,不但會引起心血管動脈硬化、中風,甚至引發心肌梗塞等,但控制血糖除了透過飲食和運動外,不外乎就是要搭配藥物治療,為了維護民眾用藥安全,健保署已實施新制,對於非先天遺傳性的第二型糖尿病人,口服降血糖藥物給付以最多四種(...

閱讀詳情 »

  周海媚當年演的周芷若,形象深入人心,如今變成美魔女(翻攝/資料照片)   周海媚超萌自拍(翻攝新浪娛樂)   周海媚駐顏有術(翻攝新浪娛樂)   之前 周海媚參演的《武媚娘傳奇》正在熱播,劇中造型相當美艷,令不少網友折服。而平時,周海媚也偶爾曬出自拍,或...

閱讀詳情 »

大豆是蛋白質含量極其豐富而又十分廉價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尷尬,煮熟的大豆難以引起人們的食慾,並且會使腸胃脹氣。人們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後來,用鹽滷點制豆漿而發明了豆腐。豆腐的誕生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豆腐讓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變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中國人留有極...

閱讀詳情 »

(翻攝自yinews  maestranza,下同) 導讀 血液對於人類而言就如同水對於自然界一樣重要,決定著壽命的長短和衰老速度。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它們可以幫助人體清洗血液,吃一次就讓你的血液年輕一次。 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 養生是現代人一直追求的,因為它不但可以達到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