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腦中的餓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condesign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大量用腦時也會讓人感到飢餓。因此在數小時的專心念書或是上班族完成工作報表之後,就很想好好吃一頓。但是研究學者發現雖然用腦會消耗熱量,但是腦可以儲存的能量很有限。因此,腦意識到沒多久它又會餓,那就會告訴身體要吃更多,讓人感覺極大的飢餓,因此身體就算並沒有從事大量勞動,我們還是會吃很多,這樣的結果就會造成肥胖。

阿拉巴馬大學柏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想用運動的方式來克服大量用腦後的大吃大喝。運動生理學教授蓋瑞杭特發現花費力氣的活動會增加血糖跟乳酸(大量肌肉運動後的副產品),讓大量的血液流向腦。因為腦也會使用血糖跟乳酸來當作燃料,研究學者在想: 人類是否可以用[運動]取代[吃],同樣給予飢餓的腦需要的血糖與乳酸,以避免大吃大喝。
腦中的餓
共有38位身體健康的大學生受邀參與這項實驗,研究者調查他們最喜歡的食物後,讓他們靜坐35分鐘,時間過後再給他們最喜歡的食物,目的是要測量他們自我放縱時可以吃的食物總量。隔天,所有的學生再來到實驗室,讀20分鐘期末考試需要念的書。之後,有半數的學生要求安靜坐著15分鐘。其實半數學生要求在跑步機上做間歇性的慢跑與快跑,這是增強血液中糖份跟乳糖的方法。之後全部的學生都可以無限量地吃自己最喜歡的食物。

實驗結果發現,運動組的學生比平日還少吃了25大卡的熱量;但沒有運動的學生就多吃了100大卡以上的熱量。若把運動消耗的熱量算進去,那些運動的學生比那些沒有運動的學生平均少吃了200大卡的熱量。

當然,這研究並不全面,他們只針對[午餐時間]做實驗。並不得知是否兩組學生的晚餐是否會吃更多。他們也不知道其他類的運動有沒有同跑步一樣相同的效果。不過杭特表示只要能增加血液中血糖跟乳酸的運動應該都有辦法降低腦飢餓的感受。

因此,想要解決上班族容易肥胖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還是動起來吧!!

參考資料:
The Hunger in Our Head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相關推薦

我們的身體,每一部分都是上帝的精心傑作,其構造功能總是無與倫比的精密和巧妙。那麼,處女膜有什麼功能?為什麼沒有「處男膜」?難道真的是上帝以此要求女性的貞潔嗎? 保護學說:少女的陰道壁比較薄,卵巢發育尚未成熟,處女膜對阻擋病菌入侵,保護內生殖系統、維護生育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性選擇說:處女膜...

閱讀詳情 »

國人罹癌人口逐年上升,許多研究顯示,癌症的發生與個人飲食及不當的生活習慣有關,包括肥胖、抽煙、過度勞累及緊張壓力等。在飲食方面,只要注意攝取的食物類別,就可能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  1. 大腸癌:油炸、燒烤食物易致癌研究發現,油炸或燒烤過的紅肉、高熱量及高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的飲食內容,都會提高...

閱讀詳情 »

「臺灣食品」你吃得安心嗎?自2011年「塑化劑事件」、2013年「毒澱粉」和「黑心油」,到2015年「手搖飲料殘留農藥」,臺灣食安風暴一連串的爆發,如野火般引燃消費者內心的恐慌,對於食品企業道德的信任亦逐漸崩解。而層出不窮的臺灣食安問題,是否也帶動健康意識的抬頭、提升民眾主動自費健康檢查的意願呢? ...

閱讀詳情 »

崔老太太雖年過90,但身體還算硬朗,談吐中氣十足,已喪偶近20年,住所位於義烏鬧區中心。據瞭解,由於平時一個人住,有時候崔某會收留一些撿破爛之類的流浪漢,既可作伴,又能收取一點「住宿費」以補貼家用。崔某回憶,這些年來,先後有兩三名60多歲的男性曾要求與其同床共枕,她也稀里糊塗的和他們發生了性行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