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痛+體重下降 小心是胰臟癌警訊

腹痛+體重下降 小心是胰臟癌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當體重在短時間大幅下降,千萬不要以為是身材變苗條,有時可能是胰臟癌警訊。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胰臟癌症狀包括腹痛、血糖失控、黃疸、體重減輕等,若有上述症狀,加上在兩到三個月內,體重減少10%-20%,就要懷疑可能是胰臟癌。

胰臟癌 很難早期發現
陳立宗所長分析,腫瘤細胞會分泌細胞激素,這些細胞激素會增加肌肉耗損,而這種惡病質現象,又會讓身體更虛弱,病情便可能進一步惡化。胰臟癌很難早期發現,胰臟癌患者中,發現癌症時,還可以開刀治療的比率約15%-20%,其中不到一半的患者有明顯症狀,其他患者多半沒有症狀,或感覺不到嚴重性。

腹痛拖2、3個月 就要提高警覺!
成大醫院外科部及臨床醫學研究部主任沈延盛表示,除了腹痛,有些患者可能出現背痛,或腰部有痠痛的感覺,甚至也可能以偏頭痛現象呈現,如果身體突然出現這類疼痛現象、不舒服,做了許多檢查,還是找不到病因,拖了兩、三個月,症狀還是沒有改善,就要強烈懷疑,可能是胰臟癌。

新劑型藥物 幫助延長壽命
隨著醫療進步,近年來如肺癌、乳癌等癌症的五年存活率都有大幅提升,唯獨胰臟癌幾十年內毫無進展,五年存活率低於5%。轉移性胰臟癌患者過去接受一線用藥後,存活中位數僅5.5個月,而臨床試驗結果發現,若在治療失敗後接續使用新劑型二線藥物,可顯著提高存活期,1年存活率更可提高到26%,今年胰腺癌第二線治療指引中,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將這種藥物列入第一級治療建議。

沈延盛醫師指出,新劑型藥物以微脂體包裹藥物,可穿透腫瘤血管孔壁,進入腫瘤後才釋放高濃度藥物,可有效降低藥物副作用,讓胰臟癌患者在治療期間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胰臟癌衛教微電影 鼓勵患者面對疾病
另外,為了提升大眾對胰臟癌疾病與治療新選擇的認識,台灣胰臟醫學會特別推出胰臟癌衛教宣導微電影,改編自真實患者故事,盼能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9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邱女士今年76歲,因膝關節退化、軟骨破裂導致嚴重痛症,有時甚至會軟腳,出外都需吃力地杵著助行器,別說要「安享晚年」,根本連最基本的行走都有困難。經專業骨科醫師審慎評估及與醫師充分討論後,邱女士還是想保留自身關節,再加上考量術後恢復期長短,她最後選擇施作膝關節微創合併自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因為社群網路的發達,加上美觀意識抬頭,大家都會想要讓自己能成為那萬眾矚目的網美、網帥,雖有賴於目前化妝技術、美肌美顏APP功能都很強大,但展開笑容後卻看到參差不齊的牙齒,對於美麗外在確實扣分不少;而近期隱形牙套專利權期滿釋出,不少廠商看準此商機,搶攻隱形「微笑曲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雲林報導】農曆年節前夕,驚傳資深藝人「蔡頭」因肝癌過世的消息。據傳,這位紅極一時的秀場天王,早在去年11月住院時已是肝癌末期了,即使經過治療,仍不敵病魔而撒手人寰。醫師表示,晚期肝癌並不等於末期,隨著免疫組合治療的突破,若能及早積極治療,仍有機會找到生命新曙光。 肝癌初期無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年近七旬老翁,因骨骼疼到只能躺在床上無法起身,至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起初依循一線健保給付藥物用藥治療,也有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疾病獲得控制,但後來疾病復發,施作FISH基因檢測才發現自己是高風險基因族群,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