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在家做飯的小夥伴們,你們會關心你家砧板的衛生狀況嗎?

 或許,出現下面這些情況,你還在繼續用: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砧板傷痕纍纍,邊緣發黑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 砧板比較髒、有黴點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 砧板發霉、發黑

 

  很多人都說,砧板只是用來切東西,哪怕不太乾淨,切完之後,把菜再洗一遍就行!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

 

最近,有一個調查顯示:

  > 絕大多數家庭都只用一塊砧板,而且也會將生、熟食放在同一塊砧板上切;

 

  > 很多人使用砧板很少去消毒,更多時候只是用清水沖洗,並沒有去真正的消毒滅菌;

 

  > 砧板隨意反正灶台上,不懸掛,砧板使用多年滿身是傷痕,廚房通風不好陰暗潮濕容易滋生細菌。

 

這些都影響著家庭成員的健康。

 

  專家介紹,肉類、蔬菜類、家禽等食物往往帶有細菌和寄生蟲。在切食物時,細菌就會留在砧板上,如果再將熟食放在砧板上切,那麼細菌就藉機盤上了熟食這塊「過山車」直接進入到人類的口腔,進入胃腸道,引起消化系統和其他疾病。

 

  據檢測,在砧板上每平方釐米上有200萬個葡萄球菌,幾萬個大腸桿菌,特別一些海鮮類產品掠過砧板這個「遊樂場」會留下鏈黴菌等,比馬桶還髒。大腸桿菌和鏈黴菌會導致腸道外感染、急性腹瀉。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砧板到底買幾塊,多久換一次

  有人會問,想要砧板不變成「細菌遊樂場」,到底該準備幾塊砧板呢?

 

  答案是至少3塊!一塊用來切生食,一塊用來切蔬菜,最後那塊用來切熟食。如果有寶寶的家庭,可以多準備一塊砧板,用來專門給寶寶製作輔食。

  如何選購砧板

 

  砧板的選用也是有將講究的——

  ☞塑料砧板耐用、看就效果好,但是不耐高溫易變形,會調出塑料碎末。

 

  ☞木質砧板接縫較少一般比較耐用,對菜刀的磨損也比較小。但是木質砧板因為是天然木材,容易滋生細菌,產生黴變。同時木質砧板還受木材本身影響外表不夠美觀。

 

  ☞竹子砧板表面光滑質地輕,不易變形,還具有抑菌作用。但是竹子砧板不能夠承受重擊。大家在選購是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而不是一味的認定那個好。

 

  此外,專家提醒要時常更換砧板,一般兩道三年換一次,或者更短時間也可以更換。

 

如何清潔砧板

  錯誤的方法:

  第一、用熱水燙一下,這是最常見的消毒方法。雖然燙一下比不燙好,但這樣做根本滅不了細菌。

 

  第二、切完或剁完肉類用菜刀刮一下。專家提醒說這樣根本就是多此一舉,沒有任何清潔消毒作用。細菌是肉眼看不到的,刮一下,只是將表面的雜東西帶走一部分。

 

  第三、用完砧板用抹布擦一下。很多人可能已經給砧板消毒過了,最後又用抹布擦拭砧板,結果又給砧板抹上細菌。抹布上的細菌不比砧板少,擦拭過砧板的抹布在去擦拭其他東西,就給細菌借助抹布擴散大其他東西上。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正確的方法

  第一、用水煮砧板,而非燙。給砧板徹底的加熱,在高溫的作用下,砧板內外的細菌都能夠被消滅。煮完後直接放在通風處自然晾乾。

 

  第二、刮板撒鹽。用完砧板清洗過可以殺一些鹽在上面,平時用完砧板但又沒打算蒸煮的,可以用這個方法。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第三、藥物消毒。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廚房用的消毒水,效果都很好,使用方便快捷。

超震驚!我們在廚房一定會用的這樣東西,竟比馬桶還要髒 天啊~細菌全跟著食物一起吃進去

  第四、平時廚房注意通風砧板懸掛在通風處,避免陰暗潮濕滋生細菌。

 

  砧板的衛生狀況直接關係到我們的飲食,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要從這些看不到的地方做起,平時注意廚房砧板的衛生,從源頭上徹底消滅疾病。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25)日新增2例本土案例、6例境外移入、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午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表示,11月2日還不會降級,至於春節期間是否改採居家檢疫,尚在研議中,將於兩週後公布細節。 台灣持續鎖國,邊境管制何時才能鬆綁?陳時中提出兩大條件,「第1劑覆蓋率達到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8歲的劉女士,今年4月時參加衛生局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活動,結果發現抹片異常,劉女士認為沒有出現不適的情形,並不以為意,加上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沒有即時回診追蹤。衛生所的護理人員發揮鍥而不捨的精神,經過耐心地說明與關心,最後劉女士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結果確診為子宮頸癌...

閱讀詳情 »

2021.10.25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10月25日為止,已經有84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第 12 期疫苗開打,臺北市「疫苗量能不足」惹議,民眾搶不到疫苗預約,怨聲 載道、人心惶惶,而醫院正因為疫情趨緩而逐步「醫療升載」、人力正缺乏,與此同時,疫情導致的採檢站防疫班仍需人力維持運作、公費流感疫苗也正開打,醫院尚未站穩腳步回歸常態運作,此時加上花博 covi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