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輕忽瘀青 恐出現色素沉澱紫斑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人都有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瘀青;皮膚科醫師提醒,皮膚出現瘀青,千萬別放著不管,因為瘀青不但影響外觀,若不加以治療,可能留下色素沉澱紫斑!

長庚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暨美容醫學中心黃耀立醫師表示,多數人覺得瘀青不用擦藥,但研究顯示,瘀青時使用容易吸收的瘀青藥比完全不擦藥,減少一半的時間即可消除瘀青。

黃耀立醫師表示,瘀青是由於微血管因外力碰撞破裂或皮下出血,血小板產生作用而凝結成血塊,血塊因血鐵氧化而產生顏色的轉變形成,且因不同情況下產生的瘀青和個人體質不同,會決定瘀青在身上留下的時間、程度。

一般人碰到瘀青問題,不是放著不解決,就是尋求偏方,像是坊間流傳,在瘀青處滾煮熟的水煮蛋可以去瘀;但黃耀立醫師說,滾雞蛋其實就是熱敷原理,並沒有實際治療的功效。

此外,黃耀立醫師也提到,坊間常見的民俗療法,像是推拿、放血,並無法有效治療瘀青,一不小心就會增加更多微血管破裂,反而造成「青」上加「青」,延長了瘀青的時間。

其實,目前已有瘀青藥可做治療,且多以抗凝血劑為主要成份;黃耀立醫師建議,在表面傷口癒合後,且確認皮下微血管已無出血的情況下即可使用,對於敏感性肌膚而言,可選擇不含水楊酸的瘀青藥,避免敏感肌膚造成過敏反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8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運動的好處很多,包括增加抵抗力、釋放壓力、心情愉快,以及預防各種疾病,如骨質疏鬆、慢性疾病、失智症,甚至癌症等,但到底運動幾分鐘才有效呢?專家指出,每次運動時間至少要維持10分鐘,才能夠達到促進心肺功能及肌耐力的強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資深護理師魏淑貞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林小姐,近期參加全國性大型會議,中午吃完主辦單位提供的餐盒後,晚上開始出現上吐下瀉、腹絞痛症狀,連續掛了2次急診後,被安排住院治療,期間仍不斷反覆發燒和上吐下瀉,被診斷為「感染性腹瀉」,由沙門氏菌感染所致,最後以抗生素治療1周後才順利出院。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黃靖琇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80歲老伯,因發燒腹痛緊急急診就醫,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膽囊炎合併膽結石及敗血性腹膜炎,手術後轉往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但因患者出現嚴重低血壓且急性腎功能失調,死亡率高達60%以上,所幸經醫療人員採以適當的治療措施後,患者已逐漸恢復正常範圍。當時因患者病況危急,讓家屬一度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血友病是一種先天性凝血障礙疾病,為凝血因子基因突變,血液中缺乏第八凝血因子,進而出現自發性出血,常在出生就會出現,尤其好發在關節和軟組織。醫師指出,血友病以預防勝於治療為目標,可協助更多病患獲得更好的照顧。台灣在過去對於血友病的照護管理常面臨醫療資訊不足,和就醫的不便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