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一家人17年來堅持每天吃生牛肉,17年後他們的身體竟然發生如此神奇的改變!實在太神奇了...

這一家人17年來堅持每天吃生牛肉,17年後他們的身體竟然發生如此神奇的改變!實在太神奇了...
大部分營養師都認為,均衡飲食是最重要的。而Anderson一家,則證明這理論不一定百分百適用於所有人。他們一家一直堅持著零碳水化合物、全肉的飲食習慣,至今差不多20年了。他們說,即使這樣,他們也一直很健康、快樂、強壯。

在1995年,JoeAnderson嘗試進食高蛋白餐。1998年,妻子Charlene被診斷患上萊姆病,吃東西時,只有吃紅肉才沒有那麼不適。Joe回憶:「這顛覆了我們對紅肉的認識,紅肉支撐著我的妻子。」

因為病情,Joe和Charlene在接下來幾年,都看一些關於紅肉的書或文章,試著去發現紅肉的好處。最終,他們接受了只進食肉類的飲食方式。

這一家人17年來堅持每天吃生牛肉,17年後他們的身體竟然發生如此神奇的改變!實在太神奇了...

剛開始時,他們只吃雞蛋、芝士和乳清,不吃肉。還有魚肉、培根、雞肉、羊肉等等。但他們慢慢發現,沒有什麼比牛肉更好的食物了。Joe說道:「後來,我們就更多地吃牛肉,少吃了其他類型的食物。雞蛋和乳製品使我第二天起來眼睛變腫,令我頭痛鼻塞。同時停止吃動物內臟,因為第二天讓人感到不適。」

現在,57歲的Joe和42歲的Charlene,還有10歲的兒子Charlie和8歲的George,每天只吃一頓餐,是在晚上,而且只吃牛肉——最好的肋眼排。他們讓屠夫給他們包含很多脂肪的肋眼,那他們就不需要下其他油了。Joe可以吃2到3磅的牛肉,而Charlene和孩子們則是1到2磅。Joe說:「我們一直吃,直到飽為止。這感覺每一晚都在過感恩節!」

這一家人17年來堅持每天吃生牛肉,17年後他們的身體竟然發生如此神奇的改變!實在太神奇了...

Joe說:「早期,我們吃有機牛肉。而宗教信仰和我們吃的食物有所衝突。後來,我們吃農場的新鮮牛肉,老式雜貨店的肉。這樣一來,就沒有營養不良,於是告別了像磚頭般的冷凍牛肉,告別了大晚上偶爾的身體抽筋。「

Joe還說,他們不喝飲料,只喝水。不吃鹽,避免浮腫。他們烹飪牛肉時,不添加任何香料,也不服用任何營養補充劑。購物清單上,往往只有牛肉。但他們的食品開支非常大,大概每個月在1000美元至1750美元,因為牛肉很昂貴。

這一家人17年來堅持每天吃生牛肉,17年後他們的身體竟然發生如此神奇的改變!實在太神奇了...

有趣的是,家裡的孩子們都能很好地接受這種不尋常的飲食習慣。Joe說,自從孩子們斷奶,就開始喂他們牛肉。如果孩子們想吃其他的,他樂意給孩子們買。

Joe說:「孩子們嘗了一些食物,但並不感冒。偶爾有的食物讓孩子們感到很糟糕!因為他們按照我們的進食方式去飲食也有4、5年了,然後突然吃一塊蛋糕,當然糟糕!」

這一家人17年來堅持每天吃生牛肉,17年後他們的身體竟然發生如此神奇的改變!實在太神奇了...

Joe透露,孩子們已經嘗試了其他各種食物。他認為巧克力和糖果不再是幸福標準。而對於孩子們來說,最糟糕的食物是水果。蘋果和樹莓,把孩子們氣哭了。

孩子們也不同於一般人,他們不喜歡正規普通的學校。他們喜歡到博物館學歷史,在圖書館接觸科學知識,參加公園的舞蹈和藝術課程,還有大學的健身課程等等。即使他們的飲食方式被一些人取笑,孩子們從不在意。

這一家人17年來堅持每天吃生牛肉,17年後他們的身體竟然發生如此神奇的改變!實在太神奇了...

人們不願意嘗試Joe一家的生活方式,但Joe仍然覺得大家值得一試。因為他們沒有因此而得病,只是餓了就吃肉,渴了就喝水,十分簡單。Joe堅信這樣的方式令人充滿能量,保持開朗。50多歲的他,比20多歲時更有能量。

Charlie說:「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品嚐牛排到底有多好吃。」George說:「這樣的飲食讓我感到生活真美好。」

文章引用自:http://www.nhzy.org/38781.html  

相關推薦

自從台灣成為亞洲最胖國之後,原本在大眾之間就很有人氣的減重話題,一躍成為了國家級的問題,肥胖帶來了許多問題,不僅僅是體態上的影響,更多的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而減重的產品、方法等也層出不窮,不論從科技、從觀念都是不斷推陳出新,可是大多數的人都沒有想過,為什麼減重只能是減重?難道不能打造出一個不容易變胖...

閱讀詳情 »

▲原本腮腺腫瘤近4公分,像個包餡湯圓,手術後外觀幾乎沒有影響。(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腮幫子有任何凸起異狀,千萬別輕忽!務必要到醫院檢查。門診就有一名女性5、6年前發現臉頰近耳朵下方有花生米大小的凸起物,不痛不癢,只以為是粉瘤而不在意,一年多前,凸起物竟開始變大,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一名住在東京的日本媽媽,生產後罹患產後憂鬱症,需父母協助照顧小孩,但又因此產生罪惡感,導致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形,曾在日本求助精神科症狀未改善,因先生長期派駐台灣,決定跨海來台求醫,經醫師以經顱磁刺激(TMS)治療,一個半月後,睡眠、食欲、情緒與活力逐漸改善,也慢慢...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零確診持續第7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宣布國內無新增病例,讓國內的確診人數一路維持441例不變,本土個案則是第46天掛零。更好的消息是解除隔離人數增加至420人,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