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錦囊有妙計 失智症「照顧男」不難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19萬名失智老人,推估在2056年會增加到72萬人!當家中有失智長者時,往往會成為照顧者精神上很大的負擔,尤其男性照顧者往往較不愛向人傾訴壓力,容易因此發生悲劇。為了呼籲大家多加關心男性照顧者,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出版「失智症照顧錦囊一」,教授照顧秘訣。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鄧世雄執行長表示,失智症的病程約5-10年,甚至有些會長達15年以上。失智症者因為病程進展,容易產生各種精神行為症狀,例如幻覺、妄想、錯認、攻擊行為、睡眠障礙、遊走、迷路走失、重複現象、貪食、病態收集與不適當的性行為等,加重照顧上的困難度。而在照顧歷程中,照顧者得投入所有的時間與心力,但常常無法挽回家人健康,不少人因此容易感到悲傷、失落、挫折與孤立。

其中,男性照顧者從小欠缺照顧技巧的培養,一旦面對照顧的壓力,不僅容易較女性照顧者不願意傾訴照顧壓力,且常自認為可以獨力承擔而一肩挑起照顧的重擔。因此,當身心無法負荷的情況出現時,又得面臨是否要將被照顧者送往養護中心,在棄養的強烈罪惡感下,部分男性照顧者就會採取激烈的手段,令人扼腕!

鄧世雄說明,基金會統計發現,在去年1693通諮詢來電中,男性只佔了3成,而家屬照顧技巧訓練班與支持團體的117位參與者中,更只有20%是男性參加,顯示出男性較不易對外尋求幫助。因此,基金會特別出版「失智症照顧錦囊」手冊,邀請會裡具有13年照顧經驗的專業團隊編撰,整理出失智症照顧者最常見的困擾議題,清楚說明因應方式,期盼對照顧者能有所助益。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居家照顧、日間照顧、失智專責機構、瑞智學堂等來協助家屬照顧失智症患者。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王寶英主任指出,目前長照十年計畫,政府已著力與相關社福團體提供家屬支持團體與照顧技巧課程、居家服務、日間照顧服務、喘息服務等,「把失智者送到養護機構並非是唯一選擇。」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醒,家屬如果想知道哪些相關資源是適用於家中的失智症者使用,可撥打諮詢專線02-23320992。另外,對「失智症照顧錦囊一」手冊有興趣的民眾,可上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臉書粉絲團」或官網下載,錦囊二也將邀請家屬集思廣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291

相關推薦

沒哺乳也可能罹患乳腺炎!30多歲的A女士是位溫柔的好媽媽,5年前曾母乳餵養幼兒將近10個月時間。可近3個月來,左乳卻莫名出現持續變大、輕微疼痛等問題;甚至合併出現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等症狀,期間往返多家診所治療但都未改善。直到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醫檢驗後,才發現原來是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生孩子的痛,據醫學上分析是0-10分裡的「滿分痛」,是不是有產婦在生產當下感到痛不欲「生」,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其實,生小孩也可以不那麼慘痛,成大醫院麻醉部醫師董盈秀建議,可以考慮減痛分娩。自然產痛不欲生 減痛生產漸普遍董盈秀表示,基本上,減痛分娩是用於自然產的媽媽,在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晚婚、晚育已成普遍狀況,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先是, 106 年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年齡已達 30.8 歲。孩子健康是父母的希望,國民健康署指出,太早或太晚生育都會對胎兒有不良影響,適齡生育對寶寶健康最好。晚婚晚育狀況日漸普及 國健署籲及早規劃台灣晚婚、晚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漸熱,許多民眾喜歡至上山踏青、郊遊,除了注意步伐安全外,也要留心避免蚊蟲叮咬、感染疾病。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指出,台灣山間不少見吸血性寄生蟲,民眾務必要留意避免遭叮咬。蟲子身體斷裂仍不鬆口 就醫檢查才知是「硬蜱」南投一名陳姓男子假日時與友人相約至埔里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