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響是怎麼回事?手指關節響到底有無危害...一次解答給你!!! (歡迎分享)

 關節響是怎麼回事?手指關節響到底有無危害...一次解答給你!!! (歡迎分享)
    有的時一活動就會聽見嘎巴嘎巴的響聲,這些響聲都是怎麼回事哪?特別是很長時間沒有運動的時候,是因為身體哪裡出現問題了嗎?這些關節的響聲是因為我們什麼問題引起來的,是因為有什麼疾病了嗎?今天我,我們健康小常識就為大家總結一個一些知識,這些生活小常識都是通過專業的醫療專家認可的結果,今天的話題就是關節響是怎麼回事大全。

 
    1、肩膀的響聲
 
    肩關節的響聲原因非常的多,和年齡有直接的關係,因為有一些疾病是不會發生在年輕人的身上的,所以肩關節的聲響一般都要依據年齡來判斷嚴重程度。對於35歲以下的肩關節有響聲者來說,這個響聲表明關節的不穩定性,特別當你的肩膀關節比較鬆散或者是關節移動導致臂骨的「圓頭」脫臼,產生了聲響,一般是因為外傷等原因引起,通過物理療法在4個月內可矯正。如果肩關節響聲者的年齡在35-60歲之間,帶疼痛的聲響(特別是雙臂上舉、後拉時),你很可能患了肩關節夾擠症候群,肩膀周圍的肌腱受感染,如果進一步的發展可能就會手臂上舉困難。初期可用物理療法成功治癒;後期可通過類固醇藥物注射減少感染,嚴重者還需要做手術。對於60歲以上的人來說,胳膊一動就愛出響聲,並有疼痛感,可能是關節炎所致,需要通過X線查明原因。
 
    2、肘部扭動的響聲
 
    在肘部扭動時會發出聲音是什麼原因?這要從右沒有異樣的疼痛的來分析結果,如果感到不舒服,而且肘部「卡」在彎曲的姿勢,這個原因可能是身體的某塊骨頭過於靈活或者關節周圍的軟骨比較散亂,還有一種結果就是因為外傷是的軟骨脫落因為。胳膊肘內側發出聲響可能是尺骨神經脫位,非常容易治療,簡單的手術即可。
 
    3、手指的響聲
 
    有非常多的人認為手指的響聲是風濕等的前兆,其實醫學專家表示,正常的人在手指伸開指骨關節的時候,手關節裡面的保護性液體就會受到壓力而改變形態,所受到的壓力改變的結果就是氣泡被釋放、破裂,從而產生響聲。有一些醫學專家研究項調查發現,人的指關節的響聲並不會帶來什麼危害。
 
    4、臀部肌肉的響聲
 
    有些人經常抱怨臀部出現「打響指」的聲音。當支撐大腿肌肉的肥厚纖維組織轉到股骨外側時就會產生這種動靜。雖然非常痛,但是可通過伸展運動緩解。當然,就算關節窩周圍的組織出現撕裂,它也會自行修復。
 
    5、腳踝活動時的響聲
 
    當跟腱破裂或撕裂後,就會發出聲響。通常是跟腱所承受的拉力過大的緣故。當然,也有的時候沒有聲音,但是感覺腳後跟非常累,此時說明腳踝周圍的肌腱受損。手術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如果扭轉腳踝,聽到聲響,則很可能是扭傷,通常是連接骨骼的韌帶破裂所致。當然,如果屬於過度勞累,則不會出現聲音。無論情況怎麼樣,85%的扭傷和過度勞累都不用手術治療,只需要好好休息、冰敷等普通療法。
 
    6、膝蓋關節響聲
 
    如果走路疼痛,並發出聲響,可能發生了軟骨撕裂。人在蹲馬步的時候膝關節會響,因為此時膝蓋承受身體7倍的力量,響聲是身體組織的自我保護。如果膝蓋疼痛不能承受重量,那麼很可能是軟骨撕裂。摔跤運動員、足球、曲棍球運動員最易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注意保養外,嚴重者還可能需要移植膝蓋。如果是關節內側響動,並伴有隱痛、特別難受的感覺,很可能是關節炎。
 
    7、腳趾頭的響聲
 
    腳趾頭的響聲通常由莫爾通氏神經瘤引起。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和跑步、走路有關。患者走路時就像踩著鵝卵石,腳趾頭出現灼熱痛。這種病需要通過專業的手段來治療。
 
    8、下巴軟骨活動響聲
 
    頭部後仰、下巴骨骼之間的軟骨活動會導致響聲。如果伴有疼痛,很可能是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夜裡愛磨牙的人、頷關節撕裂的人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先看牙醫排除口腔問題,然後再尋求緩解下巴肌肉的藥物或物理療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坤明報導 )「心因性猝死」發生突然,往往讓親友家屬措手不及,加上缺乏急救知識,錯失4分鐘黃金搶救期,除造成生命財產損失也挾帶不少家庭破碎。為此,台南市衛生局積極推廣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AED)急救器材使用教育,希望有助挽救更多患者性命,以實現「起死回生安心計畫」。心肌梗塞發生率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冷易引起腦中風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多注意天氣逐漸轉冷,臨床上腦中風的患者有明顯增加趨勢,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得多注意!而在這腦中風好發的季節,在飲食上該如何吃,才能保護血管,預防腦中風呢?維持健康血管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奕夫表示,不管在缺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五指標擺脫服藥困擾 打造醫病良好溝通工具台灣大學公衛學院與國健署合作的「台灣地區歸因於可介入危險因子之主要疾病死亡負擔」研究報告指出,高血糖位居國人死因的危險因子第一位,對健康的危害高於抽菸及高血壓。而除了死亡風險增加,糖尿病對於患者生活品質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包含因血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每到季節交替,流感盛行的時期,政府就會宣導民眾注射流感疫苗。但是我們也都知道,並非打了疫苗就不會感冒,重點仍是在自己的免疫力是否處於健康狀態,才能夠對付季節的變化。至於,什麼是健康的免疫力呢?當然不是越強越好,最好的狀態是達到免疫系統平衡,不是過度增強,而是一種調控自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