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春痘橫著長 小痘變大蟹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青春痘置之不理,小心變成蟹足腫!一名40多歲男性,在青少年時期胸口長了許多青春痘,當時不知道要保養,導致痘痘破裂造成傷口,傷口結疤後形成一塊一塊紅色的蟹足腫。十幾年過去,蟹足腫逐漸往兩側擴張成一大片。直到最近,由於蟹足腫不時的痛癢,終於讓他下定決心就醫尋求改善秘方。

書田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興隆表示,蟹足腫是指疤痕不正常的增生,呈現暗紅色凸起的狀態,暗紅色凸起的範圍,若不積極治療,有可能會向外擴張増生,有時患者會感到刺痛、癢。好發於肩膀、背部、胸前、手臂等處,大多因為體質或遺傳的因素造成。

雖然醫界至今尚未明確找出蟹足腫的成因,但目前普遍認為外傷是主要的形成原因,像是手術傷口、穿耳洞等,有些人甚至連蚊蟲咬傷、長痘痘都有可能出現蟹足腫。大部分的蟹足腫出現在外傷發生後數週或數月,也有可能受傷更久後才出現;但要本身有蟹足腫體質者才會發生,若沒此類體質,發生機會極小。

治療方面,曾興隆說,目前最常見的是類固醇注射,以針頭將類固醇注入蟹足腫內,約2-4週注射一次,注射次數則會依個人狀況而有所不同。除了注射類固醇外,冷凍治療、貼矽膠片、染料雷射、脈衝光等,也都是治療的選擇之一。

曾興隆提醒,雖然蟹足腫不會致命,但痛、癢常會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且外觀的影響也常使人失去自信。建議有蟹足腫體質者,在接受手術或意外受傷後,要特別小心照顧傷口,避免感染,同時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除疤藥物或用品,降低蟹足腫發生的機率;若發生蟹足腫時也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疤痕擴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03

相關推薦

  1判斷標準 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BMI 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癌症」已連續32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五分四十秒就有一人因癌症而過世;根據癌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80%的癌症可能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有關,其中飲食占癌症發生原因的35%。營養師建議,蔬果中植物化學物質的顏色有紅、黃、綠、白、紫、橙,有如彩虹般色彩繽紛,營養價值也都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季是進補養生最好季節,主要是因為人體代謝變慢,胃口較好,相對營養容易儲存在身體;鹿港基督教醫院中醫藥局藥師楊佳蒨指出,要進補養生,可得掌握季節性、地域性以及異質性等要點來進補,對身體才有益。現代人多注意養生,而且會分四季變化養生,以冬令而言,就是養陰護陽,可多吃菇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甲狀腺位於前下頸部,是個蝴蝶狀的內分泌腺,主要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由於初期症狀不易被察覺,常等到呼吸不順、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等症狀才會主動就醫,嚴重耽誤治療黃金期。一名50歲婦人,半年前發現脖子持續增大,出現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決定就醫求診,經過超音波及細針抽取細胞檢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