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胎兒先天性心臟病 孕媽咪必知檢查重點

預防胎兒先天性心臟病 孕媽咪必知檢查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8至10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部分引起原因不明,但部分則是媽媽在懷孕初期受到病毒感染,或因使用藥物導致;開業診所心臟專科醫師金仁福指出,先天性心臟病又分為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及阻塞型心臟病等三種,若胎兒能透過早期心臟超音波檢查診斷,早期治療,就能改善預後問題。

懷孕20至24週 建議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

胎兒因骨骼和肢體重疊,使得超音波束難進入,因此建議懷孕第20至24週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就可觀察胎兒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金仁福醫師說,懷孕第7至8週時,超音波就能看到胎兒心跳,每分鐘心跳約為120至160之間,但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足月時每分鐘心跳則約為120次。

出生後卵圓孔和動脈導管未關閉 恐是心臟病

金仁福醫師進一步說明,胎兒仰賴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尤其透過媽媽胎盤能獲得營養物質和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就會經臍靜脈進入體內,通常新生兒出生後的血液循環會和胎兒時期不同,因此即使在胎兒期,開放性卵圓孔和開放性動脈導管都屬正常,出生後若沒有呈現關閉,就恐是先天性心臟病。

有異狀應及早檢查 及早治療才能改善預後

尤其開放性卵圓孔和開放性動脈導管等疾病,無法透過產前超音波診斷出來,因此若發現新生兒有心雜音、呼吸喘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金仁福醫師說,醫師會依照新生兒症狀對症治療,施以卵圓孔或動脈導管關閉治療,因此,若能及早發現接受治療,就能避免遺憾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8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白內障對數百萬人口的視力造成威脅,但最近英國1項研究表示,喝葡萄酒可以預防白內障發生,尤其是紅酒,有助於降低需要白內障手術的可能,研究發表在《眼科學雜誌》(Journal Ophthalmology)。 白內障的症狀包括眩光、複視、對比敏感度降低、視力昏暗或深度感知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為防制毒品濫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7日邀請慈濟大學高慧娟副教授、慈濟大學謝坤叡教授、花蓮縣馬太鞍青年團文教發展協會張仁福理事長出席記者會,分享藥物濫用防制宣導經驗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根據每4年1次「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結果,107年藥物濫用終身盛行率為1.1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公告公費4價流感疫苗採購結果,國光生技得標368萬劑,占總採購量近6成。國光生技表示除了國內公費流感疫苗訂單外,自費疫苗也規劃提供約10至15萬劑4價流感疫苗提供施打,確保充分滿足全民防疫需求。 國光生技表示,去年因新冠肺炎肆虐,提升民眾施打流感疫苗意願,一度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高齡80歲的老翁,十年前因為多次夜間如廁,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精神狀況,加上他又有慢性的心臟疾病,雖心臟相關疾病已透過藥物長期控制,但夜間多尿的狀況使他退休生活嚴重受到影響。經確診後開始使用口服合成抗利尿激素藥物,截至目前為止夜間多尿的症狀已明顯改善半夜如廁2次以上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