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質疏鬆?補鈣對!但其實還有「5大因素」讓你怎麼吃都補不了鈣!先解決,再補鈣!

一提到骨質疏鬆,人們就想到缺鈣,治療骨質疏鬆僅僅補鈣就對嗎?

骨質疏鬆?補鈣對!但其實還有「5大因素」讓你怎麼吃都補不了鈣!先解決,再補鈣!

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鈣和維生素 D攝入量不足、缺乏體力活動和身體鍛煉,是骨質疏鬆症的三大病因。因此治療骨質疏鬆症單靠補鈣是遠遠不夠的,治療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戒菸、酒、咖啡

因為煙、酒、咖啡以及飲食口味太重,都會阻礙體內對鈣質的吸收,導致鈣吸收障礙。吸煙會影響骨質高峰的形成;過量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喝濃咖啡則會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重吸收和利用;攝入過量的鹽和蛋白質也會增加鈣的流失。因此,上述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

2. 多進行戶外運動

因為運動能促進機體活動和肌肉收縮,增強骨骼的健康和促進鈣質在骨內的沉積,減少骨鈣丟失。而且,運動時曬太陽能有效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更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

3. 合理飲食、科學補鈣

要保持骨骼健康,飲食中要保證含有適量的優質蛋白質、充足的鈣質,還需要充足的維生素D、維生素K、鉀、鎂以及B族維生素來幫助身體充分利用鈣。食物性的鈣源種類要盡量多樣化,不要從單一的食物中攝取鈣質。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高鈣食物有奶類( 酸奶、牛奶等)、豆製品(鹵水或石膏做的豆腐、豆腐乾等)、連骨食用的小魚小蝦深綠色蔬菜(油菜、莧菜、帶葉的芹菜等)、堅果類食物(榛子、松子、芝麻醬等)。

即使在服用鈣劑的同時,也要多攝入富含鉀、鎂的食物,如豆類、薯類、綠葉蔬菜等,可以預防鈣排出過多的問題。攝入富含維生素K的深綠色葉菜和大豆類,可以幫助鈣充分沉積於骨骼,能更好地預防骨質疏鬆症。另外,還要避免影響鈣吸收的食物因素,所以食用含草酸度高的蔬菜(如菠菜)之前,最好先在沸水中焯一下,這樣可除去大部分草酸。

4. 鈣劑不是越多越好

應根據飲食情況搭配服用。每日補充鈣劑400-600毫克即可,最好在飯後立即服用。

5. 患有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先去除病因

如有明確病因導致的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如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等,應先去除病因,再進行相關對症治療。另外,還要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魯米那等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積極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如腎病、肝病、糖尿病等),定期監測骨密度,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腦中風不僅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更是造成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失能及長期殘障的主要原因。中風患者通常有單側肢體癱瘓的情形,約有1/3~2/3的患者,在中風後6個月仍有癱瘓手動作功能缺損的問題,造成日常生活依賴性增加及健康照護的負擔。某些治療仰賴特定儀器近年來發展出各種新興的動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復健診所院長李松青醫師表示,青少年愛打棒球,日前居然接連出現3起12歲青少年,分別因投球過度導致肩膀骨折案例,幸好家長有所警覺及時就醫治療,避免肩膀受傷繼續惡化。 常見於老人 年輕人受撞擊也易發生 李松青醫師說明,這3位左投青少年分別就診時,不僅愁容滿面,還不約而同的述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到底怎麼定義呢?一般人認為頭髮白了、體力變差了、體型愈來愈削瘦,可能就是變老了。醫師指出,每個人對老化的感覺都不同,跟心態也大有關係,許多法定老人也就是65歲以上,心中沒有年齡,熱愛生命、工作、永不退休,其實心態不老、人就不老,吃對、動夠才有健康的身體。 老人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60歲女性,8月中旬曾於美國麻州一處草堆中接觸野鹿遭蜱叮咬傷,9月中出現麻痺、皮疹等,就醫抽血確診為萊姆病,目前個案已出院,為第2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該個案與家人長期居住於美國麻州,9月11日出現右臉麻痺、手腳有皮疹等情形於當地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