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分鐘無法走上4層樓梯 小心低度肺阻塞風險

國內40歲以上男性每10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肺阻塞,肺阻塞已經連續3年為國人第7大死因。肺阻塞是不可逆的疾病,只能規律用藥控制,如果不規律用藥,恐使肺功能持續惡化、呼吸困難,甚至致命。其實民眾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爬樓梯來檢視自己的肺活量,初步評估是否有肺阻塞風險。

1分鐘無法走上4層樓梯 小心低度肺阻塞風險

無法在1分鐘走上4層樓梯,只爬50至80階就感到氣喘噓噓,代表有低度肺阻塞的風險。

經常「咳、痰、悶、喘」 小心是否為肺阻塞

當你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即經常有「咳、痰、悶、喘」的症狀時,應懷疑是否為肺阻塞;這種呼吸的阻塞通常是緩慢的進行性發展,患者的肺功能會隨時間進展逐漸惡化,而且對肺部的傷害一旦造成,都幾乎無法完全恢復。不規律用藥則會惡化,根據美國研究指出,肺阻塞病患在第一次急性惡化住院後,有高達5成病友在3.6年內死亡。

肺阻塞因「喘、咳、痰」的初期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加上篩檢評估方式較複雜,導致多數民眾輕忽問題。今年81歲的陳文國老先生,平日務農,年輕時就抽菸,6年前開始有明顯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狀,並於今年6月、7月陸續住院兩次,經確診為「肺阻塞」後,固定於門診追蹤及使用吸入型藥物控制,近年來症狀控制穩定無急性發作。直到今年年中,曾兩次急性發作住院,發現肺功能快速下降,經配合醫師進行藥物調整,以及肺部復健,目前症狀獲得改善。

無法在1分鐘走上4層樓梯 恐有低度肺阻塞風險

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林聖晧醫師表示,若有「喘、咳、痰」或吸菸習慣,無法在1分鐘走上4層樓梯,只爬50至80階就感到氣喘噓噓,代表有低度肺阻塞的風險;透過日常生活狀態的評估,提醒民眾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為提高肺阻塞的認知,落實篩檢生活化,更搭配簡易「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量表」,希望透過落實肺阻塞篩檢生活化,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爬樓梯來檢視自己的肺活量。

1分鐘無法走上4層樓梯 小心低度肺阻塞風險

正確使用吸入劑藥物對於確診「肺阻塞」(COPD)的患者,相對來說也非常重要。

【0~30階】:

如果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就屬於高風險族群,民眾需檢視自身有沒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的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30~50階】:

如果1分鐘內,能登階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

【50~80+階】:

如果1分鐘內,能登階50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

正確使用吸入劑藥物 避免肺功能持續惡化

林聖晧醫師表示,正確使用吸入劑藥物對於確診「肺阻塞」(COPD)的患者,相對來說也非常重要,但由於吸入器種類多且操作步驟較為繁瑣,病人容易有操作錯誤的問題,因而影響治療成效。

為了讓大眾了解藥物使用的正確性對於肺阻塞至關重要,彰化基督教醫院舉辦「世界肺阻塞」宣導活動,提出「藥你快活、登階99、健康久久」的口號,提醒民眾正確用藥觀念,減少疾病發作。

此外,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學部也藉由創新、智能化、多元衛教平台、精準衛教模式,應用重點步驟提醒貼紙、拍攝多語言衛教影片、提供影片連結QR code貼紙、打造以病人為中心之COPD app等,提供全方位持續性藥事照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9/701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疫苗運抵台灣,醫事人員列為最優先接種對象。擁有2萬多名員工的長庚醫院,在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的領軍下,超前部署成立「新冠疫苗接種推動團隊」,由邱政洵副院長擔任總指揮,進行任務分組,並規劃三階段接種作業流程,讓員工對於疫苗有公開、透明的認知,進而能安心放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小倩(化名)與丈夫結婚多年,夫妻倆一直希望有一個孩子,但努力了幾年仍然沒有結果,便主動向醫師求助。在醫師建議下,使用試管嬰兒的方式終於順利懷孕,夫妻雙方十分開心。但在懷胎24週時,某天小倩突然感覺不到腹中寶寶的胎動,緊急就醫檢查發現寶寶竟「胎停」!為確保母體的安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民防疫戴口罩,冬季常見的小兒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但小兒科醫師發現小兒腸胃炎卻增加了!因此,必須特別注意飲食安全。戴口罩呼吸道感染發生率降 腸胃炎患者反增加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觀察,往年每到冬季,來看診的十個病童,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近六位。今年最特別的是,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