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變三種飲食習慣 輕鬆擺脫「游泳圈」!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年節期間,不少民眾都會把握假期,拋下累積一整年的壓力煩惱,到處去吃喝玩樂,但在心寬的同時,腹部也會多了「游泳圈」!營養師建議,想要快速擺脫年節胖達人,可選擇低熱量食物、改變餐次與進食習慣、增加基礎代謝率!

想要擺脫過年出現的「游泳圈」是有撇步的!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同類型的食物因不同種類及烹調方式,熱量也會大不相同,建議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可選擇低 GI(低升糖)、少油脂、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白飯與糙米飯,可選擇營養價值較豐富、纖維含量較高的糙米飯;蘋果汁與蘋果,可選擇可增加飽足感的新鮮水果,且一杯蘋果汁至少要2至3顆蘋果榨成,無形中也攝取過多的卡路里;蔬菜清湯與濃湯,可選擇不勾芡的清湯,減少攝取勾芡澱粉的熱量。

烹調方式方面,可以蒸滷烤取代油炸食物及勾芡食物,例如以烤雞腿取代炸雞腿,尤其沾粉的油炸食物,吸油量較高,熱量相對也提高不少,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去除外皮再吃!

餐次與進食習慣方面,除了選擇低 GI高纖、少油脂食物外,可採少量多餐、每餐細嚼慢嚥、定時定量、不要大小餐;鄭欣宜也提醒,有時吃的少,不一定就瘦得多,因為等到飢餓才吃,容易造成血糖不穩定或吃下過多的份量,常飢餓的人代謝也容易失衡。建議餐前可先喝碗清湯,不僅增加飽足感,也可抑制胃的飢餓感,再選擇富含纖維的蔬菜類,最後再吃蛋白質及澱粉類。

鄭欣宜指出,減重不復胖除了飲食之外,還有一個關鍵要素就是「增加基礎代謝率」!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建議民眾可增加運動量、並選擇優質蛋白質補充肌肉量。因為飲食中的蛋白質會增加產熱效應,提高熱量的消耗,但長期大量攝取蛋白質會產生氨,對肝腎容易造成負擔,因此肝腎功能異常的人就比較不適合此方法。另外,鄭欣宜也建議大家,應養成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30分鐘的運動量,不僅增加心肺功能和體內肌肉量,也可降低體脂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0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不少隱眼族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冷氣房內待上一陣子,或在辦公室長時間盯著電腦,或在追著當前夯劇後,眼睛不僅痠澀,同時也變的乾巴巴的,點了人工淚液後好不容易改善乾澀的狀況,但一回兒就又馬上被打回原狀;究竟在購買隱形眼鏡時該如何挑選?又有哪些眉角要注意的呢?過度用眼、不眨眼...

閱讀詳情 »

有心甩掉肥胖,正在減肥的人,大概對於「限醣飲食」並不陌生,這是一種不吃或減少米飯、麵包、麵類、榖物或薯類等富含醣類食品,改以醣類含量少的蔬菜,以及多吃肉類、魚類、火腿、香腸等蛋白質食物的飲食方法。但是,專家提醒,攝取動物性食品卻不攝取碳水化合物的下場,小心會形成血栓與心肌梗塞! 吃「限醣飲食」營養...

閱讀詳情 »

女藝人鍾麗緹自爆用「間歇性斷食法」,成功甩肉10公斤,引起網路熱烈討論。醫師指出,間歇性斷食法又稱輕斷食,主要是限制熱量攝取,以降低體重。不過,有4大原則需掌握,否則就有復胖的風險。 有「人魚公主」、「最美女神」之稱的鍾麗緹,在邁入50歲之後,身材大走樣,近日傳出利用「間歇性斷食法」成功瘦身。據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一項針對中老年人所舉辦的整合式篩檢結果顯示,受測者共計64位,平均年齡為65.88歲,出現衰弱肌少症危險群佔22%、骨鬆高危險群佔21.9%,其中年齡>65歲骨鬆高危險群更佔71.4%、中度以上退化性關節炎也佔37.5%,顯示隨著年齡老化,骨質與肌肉都像溜滑梯般向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