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0周還找不到工作當心「求職憂鬱」 三招調整睡眠、飲食有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求職可以說是每一個社會新鮮人想要踏入理想未來的重要一步,但如果待業持續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狀態!董氏基金會提醒,研究指出,剛開始找工作時,求職者幸福感穩定提升,但當超過10至12周仍未找到工作,就會有明顯沮喪等負面情緒,而為了減少求職憂鬱,睡眠跟飲食都要好好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外,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是近7年新高,求職過程可能會經歷到的各種事件,都要有心理準備。

董氏基金會就引用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結果指出,積極求職者比求職態度較放鬆者有較健康的心理狀態;受訪者一開始時每周只花17個小時找工作,在15周時花費的時間下降為14小時,之後才略有上升,研究人員建議求職者應紀錄自己花在求職的時間,如發現停滯了就繼續加油。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求職是一個孤獨、不可預測的過程,它沒有規則、沒有保證、沒有督導,具風險,需要高度自我規劃性,甚至找工作的頻率和方式,而且通常求職者也很少收到來自求職單位的回饋。

葉雅馨說,研究也發現,當求職時間拉長,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尚未找到工作前,不妨善用3種減少求職憂鬱的正念方法:一、優化睡眠模式,盡量養成早睡早起,避免睡眠的不規律性,讓自己每天起床時賦予一個任務,像是和家人一起吃早餐、整理植物或遛狗。二、注意飲食習慣及做調整,晚上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會給第二天早上的情緒和身體帶來壓力,容易升高負面思考模式,可以注意自己吃什麼、吃多少以及什麼時候吃;提高求職中的表現,助於更好的自我對話。

三、飲酒量監測,若飲酒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確保自己不會依賴酒精。葉雅馨提醒,大量飲酒或許會讓人在飲酒後的時刻感覺良好,但它會破壞早起、做出健康選擇及專注於找工作的能力。另外,求職者應限制上網的時間努力走出去,與人面對面交流,建立人脈,不得不說有很大比例的工作者,是透過認識的人找到工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強調,研究顯示,失業者再度找工作時的動機如果是積極的,就會花較多的時間找工作;還有失業者的心理健康狀態也很重要,保持一個比較正向的、積極的心態,會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日本草莓又9批、逾300公斤農藥超標! 禁進口?最後通牒5月6日

母吞嚥困難3個月掉3公斤 女兒細心「剪碎排骨」卻引這病反覆住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日本贈送台灣的第三批97萬劑AZ疫苗,15日下午由日本航空運抵桃園機場,台灣自購的56萬劑AZ與35萬劑莫德納也在當天陸續抵達。食藥署今表示,這三批共188萬劑的疫苗已檢驗完畢,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其中153萬劑AZ疫苗明天將配發各地,供第3輪預約接種。食藥署說明,已於今下午完成日本厚生...

閱讀詳情 »

近期本土疫情趨緩,7月26日以後疫情三級警戒有望逐步緩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談論過去2個月抗疫過程,坦言「壓力很大」,即便疫情稍微平穩也不敢鬆懈,從國外疫情升溫就可知道不可大意。陳時中強調,縱使警戒降級也是要「緩步下降」,且「防疫疲勞和防疫強度都要注意,才能撐得久」。台灣本土疫情在...

閱讀詳情 »

高雄市今天迎來連續21日的「零確診」。然而日前傳出一名IKEA馬來西亞籍離職員工離境後,在馬來西亞機場經PCR採檢後呈陽性反應,高市府緊急進行疫調跟匡列。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今(22)日表示接觸者225人PCR皆為陰性。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從檢驗結果跟疫調來看,判定個案傳染風險低。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

閱讀詳情 »

【記者 薛秀蓮/台北 報導】在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眾多服務業、餐飲業及農業都受到重大影響,許多因此失業的單親弱勢家庭的生活難以為繼,而照護地方弱勢家庭的社福團體也面臨資源短缺的困境,為了讓這些弱勢家庭可以平安渡過這段艱困的日子,台灣農業跨領域發展協會(以下簡稱AMOT)特發起「挺餐廳、助產地、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