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0周還找不到工作當心「求職憂鬱」 三招調整睡眠、飲食有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求職可以說是每一個社會新鮮人想要踏入理想未來的重要一步,但如果待業持續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狀態!董氏基金會提醒,研究指出,剛開始找工作時,求職者幸福感穩定提升,但當超過10至12周仍未找到工作,就會有明顯沮喪等負面情緒,而為了減少求職憂鬱,睡眠跟飲食都要好好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外,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是近7年新高,求職過程可能會經歷到的各種事件,都要有心理準備。

董氏基金會就引用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結果指出,積極求職者比求職態度較放鬆者有較健康的心理狀態;受訪者一開始時每周只花17個小時找工作,在15周時花費的時間下降為14小時,之後才略有上升,研究人員建議求職者應紀錄自己花在求職的時間,如發現停滯了就繼續加油。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求職是一個孤獨、不可預測的過程,它沒有規則、沒有保證、沒有督導,具風險,需要高度自我規劃性,甚至找工作的頻率和方式,而且通常求職者也很少收到來自求職單位的回饋。

葉雅馨說,研究也發現,當求職時間拉長,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尚未找到工作前,不妨善用3種減少求職憂鬱的正念方法:一、優化睡眠模式,盡量養成早睡早起,避免睡眠的不規律性,讓自己每天起床時賦予一個任務,像是和家人一起吃早餐、整理植物或遛狗。二、注意飲食習慣及做調整,晚上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會給第二天早上的情緒和身體帶來壓力,容易升高負面思考模式,可以注意自己吃什麼、吃多少以及什麼時候吃;提高求職中的表現,助於更好的自我對話。

三、飲酒量監測,若飲酒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確保自己不會依賴酒精。葉雅馨提醒,大量飲酒或許會讓人在飲酒後的時刻感覺良好,但它會破壞早起、做出健康選擇及專注於找工作的能力。另外,求職者應限制上網的時間努力走出去,與人面對面交流,建立人脈,不得不說有很大比例的工作者,是透過認識的人找到工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強調,研究顯示,失業者再度找工作時的動機如果是積極的,就會花較多的時間找工作;還有失業者的心理健康狀態也很重要,保持一個比較正向的、積極的心態,會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日本草莓又9批、逾300公斤農藥超標! 禁進口?最後通牒5月6日

母吞嚥困難3個月掉3公斤 女兒細心「剪碎排骨」卻引這病反覆住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編譯 梁少珊 開水或茶飲加蜂蜜,自然的香甜、醇厚好喝。然而,市售蜂蜜種類繁多,民眾該如何分辨真蜂蜜、假蜂蜜呢?健康飲食網站《Eat This,Not That》營養師撰文分析,民眾可以透過幾個簡單的小技巧,分辨真假蜂蜜。以及,農委會認證、國產蜂產品證明標章的蜂蜜,也值得民眾參考。一、加水泡開是否起...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成功研發出全球第一台具即時影像診斷的腫瘤放射治療儀器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質子醫學中心院長趙坤山講座教授研究團隊,致力於從癌症患者腫瘤內中發掘出“共享”腫瘤新抗原來提升治療效果,透過產業界的雙向合作,成功開發及優化安全有效的腺相關病毒載體,此突破及領先之技術,榮獲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今(17)日來到76.58%,隨著國內各類疫苗到貨量充足,外界開始關注是不是要準備開打第三劑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指揮中心已經著手統計,目前掌握到明年1月31日符合可接種第三劑的民眾約26.3萬人,指揮中心近期就會召開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放登記「混打」,只有一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7)日下午公布正式開放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的18歲以上民眾可以登記第二劑混打BNT疫苗、或莫德納疫苗,不過時間只有一天,從明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為止,想要搶「混打」機會的民眾手腳要快。 講了一陣子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