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103年十大死因排行榜 癌症連33年奪冠


台灣衛生部國健署公布103年台灣民眾死因統計結果,103年死亡人數為162,911人,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惡性腫瘤居冠,已是連續第33年排名第一,每100人就有28人死於癌症;此外,肺炎是所有死亡率中上升最多的疾病。

103年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上年相較,肺炎與糖尿病順位對調。另自殺居第11順位,99年以來已連續5年退出十大死因。

十大死因標準化死亡率與102年比較,除惡性腫瘤下降0.2%,其餘死因均呈上升,其中以肺炎上升9.9%最多,其次為事故傷害上升5.9%,再次為心臟疾病上升5.4%。

癌症連續第33年排名十大死因榜首,103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6,094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8.3%,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肺癌、肝癌、直腸和肛門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順位與上年相同。

排除年齡因素,十大癌症標準化死亡率較102年上升者有6項,以食道癌升4.9%最多,下降者有4項,以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降12.9%最明顯。

台灣人口高齡化趨勢,也是影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陳憫指出,103年死亡人數是162,911人,比102年增加8537人,從年齡結構來看,65歲以上死亡者占總死亡人數的69.8%,大多死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為最多約1000人;肺炎則占了約1200人。

而增加的死亡人數中,85歲以上年長者占52.9%,由此可知台灣人口老化是影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此外,陳憫也提到,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使得日夜溫差較過去劇烈,提高了老年人罹患心血管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本文出處《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一、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疾病,在病理上是由於: 呼吸道發炎,引起呼吸道上層粘膜腫脹,使得呼吸道變窄,造成呼吸道困難,而開始喘。此種變化有時可自行變好或經治療之後改善,較容易控制,大部分是由非過敏原引起的。 呼吸道因發...

閱讀詳情 »

大家在每日的生活中,常常會以為我還很年輕,身體很強壯,血壓不會有問題!但是依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國內十五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百分之廿一點四,也就是說,五個人就有一人是高血壓患者。而屬於高血壓前期的高危險群,即血壓亮起黃燈警訊的民眾,則為百分之廿四點八,即每四人就有一人。而本院自96年開院以來一直在...

閱讀詳情 »

6種食物,晚上吃!如砒霜!!1、晚上吃姜:等於吃砒霜 古人說:「早上吃姜,勝過吃參湯;晚上吃姜,等於吃砒霜。」是有道理的。 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姜辣素、樹脂及澱粉等。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迴圈,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 早上吃一點姜,有利於陽氣升發,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

閱讀詳情 »

「昨天又失眠了,今天一整天頭痛、無力,還好想發脾氣」,這是失眠者常有的心聲,根據醫學期刊指出,睡眠與人體的生理及心理功能間 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醫師提醒,睡眠品質會影響精神、體力以及認知行為的表現;睡不好,還可能會讓人體對「血糖的耐受性」下降。台灣每5位民眾就有1人失眠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有近4成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