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09年新增健保給付新藥 超過10萬病友受惠

109年新增健保給付新藥 超過10萬病友受惠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罹癌人數逐年增加,平均每100元健保藥費支出,就有22元用於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以107年為例,抗癌藥物給付金額達389億元,成長率在各類藥物中排名第1。

 

健康保險署組長戴雪詠表示,108年健保給付超過34種新藥,且擴增了18類疾病藥品的給付範圍,當中又以癌藥比率最高,占了40%,範圍涵蓋乳癌、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胰腺癌等12種癌別。

 

109年初,健保增加給付第2代肝癌標靶新藥,及非小細胞肺癌口服化療藥品,另外放寬B型肝炎用藥條件,估算超過10萬名病友可享受新藥給付帶來的治療效益。外界常批評健保給付速度過慢,許多病友等到病逝時,仍盼不到新藥給付,對此,健保署解釋,108年新藥或給付規定修訂案件,通過藥物擬訂會議核准比率達98.6%,其中13 件來自醫院與學會的建議也被採納修訂。

 

至於未能通過擬訂會議核准的新藥,原因大多為不具臨床治療意義、不符合成本效益,或是藥廠不同意降價、分攤風險。健保財務預算有限,錢必須花在刀口上,光是藥費支出就占了整體健保財務支出近3分之1。

 

107年健保藥費支出金額達1,957億元,花費最多的藥品即為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約有389億元,占整體藥費22%,成長率排名第1。其次為心臟血管用藥、全身性抗感染劑、胃腸道及代謝用藥,分別占整體藥費約16%、15%及14%。其中高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的癌症,近5年就增加給付了100項新藥,占所有在台上市癌藥的7成,戴雪詠提到,我國癌友接受新藥治療的機會,並不輸給歐美先進國家。

 

健保每年增列之新藥預算約在10至20億元,受限於健保財源尚無法擴充,新藥的給付對象及條件難免有所限制,為此,健保採取風險分攤機制,要求廠商負擔部分藥費。

 

再者,利用雲端醫療資訊系統,積極管控重複用藥與檢測,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將節省下來的經費用來給付更多其他新藥,或是放寬尚未滿足醫療需求疾病的藥品給付限制,讓更多病友獲得接受新藥治療的機會。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日新增4例新冠患者,分別為2名本土與2名境外移入,境外移入分別由美國(第836例)與英國(第837例),2人在隔離檢疫時期確診,衛生單位確認未接觸其他人,因此沒有匡列接觸者,統計全台累計838例新冠確診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836例是本國籍60多歲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十多歲的黃先生,確診罹患下咽癌腫瘤後,因猶豫治療可能發生的後遺症,,遲遲不治療,直到腫瘤擠滿喉部到無法呼吸被送急診。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頭頸外科主任周一帆與癌症團隊仔細研究,在病況穩定後以「SDM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模式與病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名自稱在某醫美診所接受整形手術的網友,在網路「靠北」醫師,自己被做壞了,還現身說法,煞有其事地張貼照片,眾多網友則留言,咒罵該醫師無良,沒多久醫師接到私訊,只要花幾10萬元,就能擺平此事。 近期出現多起醫師遇到不實爆料,再被勒索的案例。為此,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

閱讀詳情 »

疼痛是身體的警訊,不可不慎 許多民眾以為獲得愈多健康相關知識,對於身體的奧妙就能有愈深入的了解。然而,資訊太多通常也是訊息混雜的開始。既然疼痛的產生有那麼多可能的因素,優先處理哪一個才是最有效的呢? 舉個很常見的例子: 小明在運動時不小心將右腳踝外側拐了一下,經醫師檢查後發現腳踝扭傷頗嚴重,呈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