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1月吃這個比人參還補!它很便宜,請讓家人多吃~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曾經這樣盛讚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姑可醋,可飯”,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確實,蘿蔔除了是人們喜歡食用的大眾化蔬菜外,它的藥用價值更令人刮目相看。

 

 

11月吃這個比人參還補!它很便宜,請讓家人多吃~

中醫認為,蘿蔔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尿、生津止渴等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蘿蔔中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對人體消化功能大有裨益。

 

蘿蔔子也為常用中藥,且具有良好的降壓作用。蘿蔔纓,能消食理氣,煎湯含漱可治療咽喉疼痛。長在地裡的隔年老蘿蔔,中藥名“地枯骸”,利水消腫作用甚佳,對胸膈飽悶、水腫和痢疾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11月吃這個比人參還補!它很便宜,請讓家人多吃~

 

1白蘿蔔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食積腹脹,消化不良,胃納欠佳,可以生搗汁飲用;噁心嘔吐,泛吐酸水,慢性痢疾,均可切碎蜜煎細細嚼咽;便秘,可以煮食;口腔潰瘍,可以搗汁漱口。

 

 

2白蘿蔔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咳嗽咳痰,最好切碎蜜煎細細嚼咽;咽喉炎、扁桃體炎、聲音嘶啞、失音,可以搗汁與姜汁同服;鼻出血,可以生搗汁和酒少許熱服,也可以搗汁滴鼻;咯血,與羊肉、鯽魚同煮熟食;預防感冒,可煮食。

 

 

3白蘿蔔對泌尿系統的功效

 

 

各種泌尿系結石,排尿不暢,可用之切片蜜炙口服;各種浮腫,可用蘿蔔與浮小麥煎湯服用。

 

 

4白蘿蔔的其他功效

 

 

美容,可煮食;腳氣病,煎湯外洗;解毒,解酒或煤氣中毒,可用之,或葉煎湯飲汁;通利關節,可煮用。

蘿蔔是我國古老的蔬菜之一,古時候稱為“仙人骨”,具有消渴解酒,散瘀血,降血壓,消極化痰的功效。

11月吃這個比人參還補!它很便宜,請讓家人多吃~

 

11月吃這個比人參還補!它很便宜,請讓家人多吃~

蘿蔔的養生功效

 

 

1
蘿蔔全身都是寶

 

蘿蔔葉性味辛、苦、平,功效同蘿蔔,克治脘腹痞悶、積食不消、痰多、乳汁不通等症。

蘿蔔籽具有抗真菌和乾擾甲狀腺素合成的作用。

蘿蔔皮克治療大腸便血,止頭疼。

蘿蔔老根 (中藥稱地骷髏)經曬乾而成,入藥同蘿蔔,可利水,用於浮腫等症。

11月吃這個比人參還補!它很便宜,請讓家人多吃~

 

2
藥膳與食療食用

 

(1)清肺止咳、潤燥化痰:白蘿蔔汁300毫升、飴糖15克,蒸化趁熱徐徐嚥下。多用於老人、小孩頓咳。

(2)燒傷、解熱毒:蘿蔔1000克,羊肉500克,煮湯,食肉飲湯。

(3)百日咳:1、白蘿蔔250克,橄欖6克,切碎水煎,日服2次,數日可愈。2、白蘿蔔500克,橄欖10克,用榨汁機榨汁飲。

(4)流行性感冒:大白蘿蔔250克,加水500亳升,煎熟加白糖適量,趁熱喝。加微信:vipjk99 ,老中醫幫你免費把把脈命!

(5)支氣管炎:蘿蔔250克、冰糖60克,用榨汁機榨汁,300亳升早晚各飲1次。

(6)預防腦膜炎:蘿蔔250克、綠豆50克熬成湯飲。

(7)肺結核咳血、鼻衄不止:(大蘿蔔1000克用榨汁機榨汁,加蜂蜜15克,當茶飲。

(8)燙傷、火傷:白蘿蔔汁塗患處。如煙熏燒傷昏迷者,蘿蔔汁灌之即蘇。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阿琴嬤高齡74歲,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醫。病程進展飛速,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

閱讀詳情 »

2022.4.9更新【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2年4月9日為止,已經有85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年1月21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不適症狀,需要專業醫師進行完整的評估與診斷,才能抽絲剝繭、對症下藥。但兒童用藥劑量絕對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完整評估、適當用藥、精準劑量」等都是兒童用藥安全的重要關鍵。 感冒藥物有限制  年齡有別不混用 臺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露營活動興起,成為時下最熱門的旅遊方式,最近天氣漸漸暖和,許多營地一到假日就爆滿,想要悠閒的在郊外度過假期,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應當心恙蟲附著叮咬。 夏季流行疾病 恙蟎叮咬成病 依據疾管署網站統計,110年感染恙蟲病292例,111年截至日前則有26例,雖然南投縣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