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2歲女童腹痛一年 膽囊炎成元凶

12歲女童腹痛一年 膽囊炎成元凶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來自台中豐原的陳小妹,就讀國中一年級,近期因為經常腹痛,導致無法上學,腹痛狀況已持續一年多,過去一直以為是胃痛、生理痛或壓力太大,多次就醫未改善,只要一吃東西就會引發腹痛。收治病例的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外科醫師賴基鴻表示,透過胃鏡、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陳小妹的膽囊嚴重發炎,已變形且攣縮。最後透過微創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她恢復良好,且胃口大開,不再吃東西就腹痛。

陳小妹小六開始,就會偶爾腹痛,後來頻率愈來愈高,只要吃東西後,肚子中央或右上腹就會開始痛,因此,平常都不敢吃太多東西,導致體型顯瘦。今年3月,陳小妹因腹痛無法入睡,轉診至豐原醫院,才發現膽囊嚴重發炎。賴基鴻指出,手術發現患者的膽囊有泥狀沉澱物,且膽囊壁肥厚且攣縮,因反覆發炎攣縮,膽囊呈現不規則皺痕,就像曬過脫水、萎縮的果乾。

患者的膽囊管阻塞,引發膽囊炎,造成膽囊壁增厚到正常的5倍多,約1公分上下。原本的膽囊有50到100cc的容量,但因囊壁增厚擠壓空間,最後剩不到10cc。分析膽囊炎原因,最常見是因膽結石造成膽道阻塞,好發於肥胖的成年人,隨著多肉、多油飲食的趨勢,膽固醇結石的年齡層也下降。但陳小妹平時食量小,非膽固醇結石,可能因溶血性疾病造成膽色素結石,在血液崩壞代謝過程中,紅血球代謝物和鈣結合沉澱結石,造成膽管阻塞。

賴基鴻透露,他動過的膽囊切除術不下數百例,最年輕者約20多歲,12歲的小患者還是第一次碰到。由於陳小妹的年紀較小,因此一般醫師不會推測是膽囊炎引發腹痛,才讓她平白無故多痛了一年。手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雖然成「無膽之人」,但吃東西不會再腹痛,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5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日前有位小六學生在網路上求助「眼壓過高怎麼辦?我去檢查是27、28 mmHg!這也太高了吧!我才小六而已耶!」。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眼科黃國展醫師表示,正常的眼壓小於21mmHg,聽聞小六生眼壓高達27、28mmHg,眼壓數值已經異常,應該要馬上做詳細的檢查以免視神經受損...

閱讀詳情 »

上班族外食這樣吃,得營養又健康! 根據2016年外食人口調查則顯示,國人平日早餐外食比例64.8%、超過1100萬;午餐外食更達79%、超過1370萬。話句話說,每3人就有2人是外食族!但,早餐店老闆會在意你今天吃足夠的蔬菜了嗎?便當店老闆會幫你控制油脂的攝取量嗎?答案是不會,因此我們的健康,只能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平均每77分鐘約有1人因肺阻塞而死亡,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COPD病患往往出現「咳、痰、悶、喘」的症狀,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副院長邱國欽提醒,COPD病人除規則藥物使用以外,平時應多運動保健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42歲的男性油漆工,診斷僵直性脊椎炎7年,主要症狀是晨間僵硬,侵犯大關節,如:肩膀、髖關節,而且脊椎前傾側彎活動均受嚴重影響。病人就診時非常擔憂,因肌肉關節痠痛到無法工作,但是身為全家支柱經濟來源,必須硬撐不能影響工作,自覺好像一步一步走向永遠殘障的悲慘世界。生物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