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成人屬於高危險復發等級! 罹大腸癌「他每2、3年復發一次」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腸癌是國人好發、奪命嚴重的癌症之一,國內醫界臨床觀察更發現,約有2成的病患屬於高危險復發機率等級,即使手術或化療、甚至標靶治療結束後,也並非代表完全痊癒,治療後的頭2年最好每3個月追蹤一次,第3年開始每半年追蹤一次才保險。

一名80多歲老翁,20多年前發現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後5年再度復發,且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2、3年就復發一次,前後經歷了4次的肝轉移,幸好警覺性高,積極追蹤,透過抽血液態切片定期篩檢及早發現轉移並切除,才沒要了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表示,大腸癌復發程度可分為3種等級,分別為低危險、中危險與高危險,而研究顯示,整體大腸癌治療後2年內復發機率高達40%,即使治療後第5年的再復發率仍有5%,不能不防癌細胞的回馬槍。

針對高復發危險群的病患,王輝明建議,採取積極的「先下手為強策略」,高復發危險群的病患建議在治療後的頭2年每3個月追蹤一次,第3年開始每半年追蹤一次,監控癌細胞。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除了環境致癌物汙染如農藥、重金屬、戴奧辛、黃麴毒素經由食物鏈大量累積在動物性飲食,高溫燒烤的飲食習慣,也都被認為是讓罹患大腸癌人數遲遲無法下降的原因。

王輝明提醒,大腸癌初期無症狀,真的出現糞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民眾又常誤認為是痔瘡或便秘,延遲就醫,5年存活率從初期的近9成直落到4期的2成以下,因此民眾一定要定期檢查,目前政府提供50到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檢測出肉眼看不到的血液。若家族有大腸癌病史、飲食上偏好油炸燒烤的高風險族群,更得及早檢測。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門一陣慘咳」才知送到隔離者 外送員齊聚指揮中心怒討口罩

WHO回頭了? 一通「特殊來電」與台灣單獨通話1小時內容曝光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因為一句難言之隱讓案379的身分一夕翻盤,由單純的「家庭主婦」變「酒店女公關」,究竟有沒有涉及疫調說謊?要不要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0)日給出了答案,他強調,「得再研判一下」,一般來講,在應訊時,也不會講了一次錯就罰下去,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驚爆首例酒店女公關確診,消息曝光後,匡列接觸者爆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最新數字,從昨匡列35人須居家隔離,今日增加至有71人得進行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而第一波檢驗結果也出爐,採檢5人有3人陰性,分別有2家...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新添1死,為埃及旅遊團案101的70多歲男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指出,案101本身有糖尿病跟高血脂症等慢性病史,曾使用免疫類藥物、葉克膜治療均無效,從發病到死亡僅23天。而目前重症患者還有13人在使用呼吸器救治中。 死亡的...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多1起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0)日宣布這個不幸消息,新增死亡個案為案101的70多歲男性,為先前埃及旅遊團群聚一員,原本收治在一般隔離病房,但3月20日發現肺部浸潤增加,並出現呼吸窘迫現象,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