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歲幼童3C不離手 語言遲緩增5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歲幼童3C不離手 語言遲緩增5成

隨著現代科技發達,對於高科技的依賴不可言喻,爸媽在育兒生活過程中,難免都會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適當的使用能促進孩童能力的發展;過度濫用卻會造成發展上的障礙,尤其控管孩子使用3C產品的習慣是個很大的挑戰。根據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未滿2歲的寶寶,每使用30分鐘3C產品便會增加49%的語言遲緩風險。 

親子互動學習更多 記憶更深刻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孫若堯醫師表示,父母必須了解自由玩樂對於促進孩童的腦部發育,遠比電子產品更有價值,如果充斥3C數位生活恐會對孩子帶來風險。未滿2歲的寶寶從實際互動中能學習更多,記憶將更深刻;大於兩歲的小孩,數位媒體裡正向的音樂、動作,與劇情具有學習價值,但是使用過多會使孩子缺乏實際互動與情感交流。

過度使用3C產品,缺乏語言及身體接觸,孩子容易出現下列情形:
*無法培養組織邏輯思考能力。
*影響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
*肥胖及睡眠障礙。
*嚴重者甚至有暴力傾向。

3C產品的使用原則
以下為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小於2歲:盡可能避免3C產品的使用。
*2到5歲:每天的使用時間不超過1小時。
*大於6歲:依照生活習慣規劃使用時間。
*選擇「具有學習價值」的內容。
*使用時父母盡可能陪伴在側。

父母沉迷3C 小孩有樣學樣
孫若堯醫師建議,由於孩童具有高度的模仿力,隨時都會默默地觀察周遭的環境,容易學習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大多數對3C產品上癮的小孩,其父母通常也沉迷其中,長時間暴露在3C產品環境,導致家庭缺乏互動。如果想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3C產品使用習慣,爸爸媽媽需要以身作則,留意自己的使用時間與環境。3C產品不是一種被動安撫小孩的工具,而是一種主動與孩子學習跟互動的機會,父母如能掌握以上要領,便能享有3C所帶來的「利」,而非「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換季天氣忽冷忽熱,這幾天你也感冒了嗎?且隨著近日全台疫情再度擴大,如果出現咳嗽、發燒症狀,要怎麼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罹患新冠肺炎? 中醫博士樓中亮在FB粉絲專頁指出,新冠病毒的症狀常與一般感冒與流感有眾多相似之處,若想確認到底是中標還是只是小感冒,就要先知道Omicr...

閱讀詳情 »

胃癌發生率,東西方大不同 胃癌在近幾十年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不斷的在下降當中。美國男性胃癌的死亡率從0.028%下降到0.0074%,女性更是從0.027%下降到0.0024%。然而這是美國的數據,胃癌在亞洲國家的發生率卻比西方國家高出許多,全世界每年診斷出超過一百萬例胃癌。胃癌是世界上第 5&nb...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一位健康高二男生,最近一個月掉髮嚴重,出現鬼剃頭,父母親懷疑是否跟兩星期前打BNT疫苗有關,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專科醫師楊晶安,抽血檢驗全身性自體免疫相關因子,結果正常。只是楊晶安醫師發現高二男生出現頭皮紅疹頭皮癢,研判是過敏引起的皮膚炎,建議改變洗...

閱讀詳情 »

文 / 陳偉周 清明連假期間,單日本土確診數皆破百例,是否升級疫情管制再次引發討論。公衛學者認為,新型變異株病毒特性仍為「高傳播力、低重症率」,政策應以「重症清零」為主,不必過度恐慌。 4月以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公布的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都超過百人,其中4月5日更有216名本土病例,創下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