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歲幼童3C不離手 語言遲緩增5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歲幼童3C不離手 語言遲緩增5成

隨著現代科技發達,對於高科技的依賴不可言喻,爸媽在育兒生活過程中,難免都會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適當的使用能促進孩童能力的發展;過度濫用卻會造成發展上的障礙,尤其控管孩子使用3C產品的習慣是個很大的挑戰。根據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未滿2歲的寶寶,每使用30分鐘3C產品便會增加49%的語言遲緩風險。 

親子互動學習更多 記憶更深刻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孫若堯醫師表示,父母必須了解自由玩樂對於促進孩童的腦部發育,遠比電子產品更有價值,如果充斥3C數位生活恐會對孩子帶來風險。未滿2歲的寶寶從實際互動中能學習更多,記憶將更深刻;大於兩歲的小孩,數位媒體裡正向的音樂、動作,與劇情具有學習價值,但是使用過多會使孩子缺乏實際互動與情感交流。

過度使用3C產品,缺乏語言及身體接觸,孩子容易出現下列情形:
*無法培養組織邏輯思考能力。
*影響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
*肥胖及睡眠障礙。
*嚴重者甚至有暴力傾向。

3C產品的使用原則
以下為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小於2歲:盡可能避免3C產品的使用。
*2到5歲:每天的使用時間不超過1小時。
*大於6歲:依照生活習慣規劃使用時間。
*選擇「具有學習價值」的內容。
*使用時父母盡可能陪伴在側。

父母沉迷3C 小孩有樣學樣
孫若堯醫師建議,由於孩童具有高度的模仿力,隨時都會默默地觀察周遭的環境,容易學習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大多數對3C產品上癮的小孩,其父母通常也沉迷其中,長時間暴露在3C產品環境,導致家庭缺乏互動。如果想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3C產品使用習慣,爸爸媽媽需要以身作則,留意自己的使用時間與環境。3C產品不是一種被動安撫小孩的工具,而是一種主動與孩子學習跟互動的機會,父母如能掌握以上要領,便能享有3C所帶來的「利」,而非「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王聿瀠/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狂增,已經嚴重壓縮到國內的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宣布自5月19日零時起,再度鎖國,暫停非本國籍人士 來台及來台轉機;陳時中也強調,目前沒有蓋方艙醫院這樣的考慮,但已經推出「加強版集中檢疫所」用以安置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患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大爆發,讓國內疫苗由一開始的打不完,到現在變成該打的也可能打不到,傳出有醫護人員預約公費接種竟也被取消,引發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強調,可能是各地報上來的數量有所誤會,將再配送4萬劑疫苗「明天就會配下去了」。 今天一早就傳出有許多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英國變種病毒株引爆國內本土疫情大爆發,這一波疫情又急又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17)日坦言,台灣這一波的傳播鏈「比較特別一點」、「重症占比非常的高」,但究竟是單單英國變種病毒株的關係,還是因萬華地區染疫多為中高年齡層的關係,還沒有辦法說得很...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大爆發,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光仁國小,16日深夜宣布,幼兒園課後美術B班老師確診,小學及幼兒園17日起停課、停班兩週至28日。光仁小學昨晚10時在官網發出「光仁小學暨附設幼兒園防疫公告」,向家長表示,該校幼兒園課後美術B班老師確診,為保護全體師生及家人的安全,小學及幼兒園17日起停課、停班兩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