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015年起人工受孕可獲補助 | 健康達人網

2015年起人工受孕可獲補助 健康達人網

台灣生育率一直下降,不孕的民眾想生卻生不出來,借助不孕療法動輒花費好幾萬元,健保卻不給付。為了同時滿足民眾需求與解決少子化問題,衛福部將補助有意進行人工生殖的家庭,依家庭收入區分,2015 年先從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開始,但最終將有排富條款,預計到了第三階段每年將有近 15,000 人次受益。

未來年收入 142 萬元以下不孕家庭皆合資格

國民健康署計畫於 2015 年上半年開始,先針對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開始補助人工生殖治療的補助,採實報實銷,但一年最高到 10 萬元;自 2016 年開始將對象擴大到年收入不足家戶平均所得 70% 者(約 77 萬元),每年定額補助 3.8 萬元;2017 年再進一步擴大到年收入不足家戶平均所得 130% 者(約 142 萬元),但金額維持不變。

根據國健署的估算,第一階段預估每年可嘉惠 391 人次,增加 143 名新生兒;第二階段預估可嘉惠 9,431 人次,額外增加 1,646 名新生兒;第三階段預估嘉惠 14,844 人次,增加 2,194 名新生兒。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第三階段每年估計費用為 5.6 億元,將由菸捐所得支付。每一家庭除了有一年為期的額度限制,如果先前的人工生殖不成功,來年還是可以繼續申請補助,生育也是人權,不過前提是要由醫師判斷是否適合繼續進行人工生殖療法,例如身體狀況與年齡等。

同時規劃品質管理

邱淑媞指出,許多國家由政府補助試管嬰兒之人工生殖術,約可提高民眾 3 至 5 成的使用率,台灣人工生殖出生子女數已由 1998 年的 2,317 位嬰兒增加到 2012 年的 5,825 位,佔 2012 年度出生數之比率為 2.5%,若以 2012 年度的數字來估算,新方案實施後將可提高至約 3.46%。

但國健署也將藉此機會重新規劃保障孕婦與胎兒的健康福址。根據統計,台灣的人工生殖植入週期活產率為 31.6%,較歐洲國家的平均數 23.1% 高,代表植入的胚胎存活並產下的比率高。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黃泓淵醫師指出,人工受孕為了提高成功生出小孩的機率,一般都是一次植入好幾個受精卵,活產率高即代表這些胚胎全都順利成長最後誕生,從醫學觀點來看,孕婦一次生雙胞胎還沒問題,三胞胎開始對母子都可能產生影響,例如會早產、胎兒體重過輕等,對母親也是負擔。

邱淑媞說,品質管理措施包括訂定胚胎植入數限制,以減少多胞胎及早產、低體重等併發症;將監測累積活產率、OHSS(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發生率及多胞胎率等品質指標。黃泓淵也說,補助政策有助於品質管理的原因之一是,過去都是民眾自費,為求保險,民眾多不願減少胚胎數量。

2015年起人工受孕可獲補助 健康達人網
▲人工受孕補助自 2015 年起跑。

補助政策可延緩少子化

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說,台灣全球高齡化最快、少子化也最快,依聯合國的資料顯示,台灣與 193 個會員國之生育率相比,位居最後一名。2013 年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 1.065(194,939人),較 2012年龍年 1.270 下降 0.205,2014 與 2015 年估計則繼續下降至 1.055 與 1.050,但若要維持台灣人口數不變,總生育率應維持在 2.1。

他估計藉由人工生殖補助措施,預計將 2017 年總生育率提高為 1.100。黃泓淵表示,台灣不孕症比例約在10-15%,等於每七對夫妻就一對不孕,只是台灣人觀念問題,有許多不孕症家庭不會站出來。每次人工生殖費用約在 12 至 15 萬元,這項補助將有所幫助。

邱淑媞表示,民眾若有意願接受人工生殖術,在全台有 74 家經許可的醫療院所才能獲得補助。

(首圖來源:Herkie via photopin cc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 嘉義市醫療照護工作人員接種新冠肺炎「AZ疫苗」於23日下午2:00開始施打,嘉義市長黃敏惠及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主任李翠鳳及衛生局長張耀懋等前往嘉義基督教醫院關心醫護人員接種COVID-19疫苗。昨日COVID-19疫苗接種特別門診由嘉基醫院感染科主任許國忠進行看診評估,由陳煒副...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2021智慧城市展今(23)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熱鬧開幕,臺北市長柯文哲以主辦城市首長上台致詞,今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邀請總統蔡英文擔任頒獎人,而臺北市政府以信義路自駕巴士試辦計畫、南港機廠社會住宅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平台及臺北供水區智慧水表推動策略應用方案囊括3項大獎,成為...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空污與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的疾病息息相關,細懸浮微粒(PM2.5)會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危害;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若嬰兒在母親懷孕後期到出生後一年,暴露於過高的PM2.5空汙環境中,就有可能產生過敏性鼻炎的疾病。這項公衛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率領醫護人員,上午九點在醫院施打AZ疫苗,陳自諒說,他已完成注射,打的時候並沒有疼痛感覺,可能是小時候常打針,這次是最不痛的一次。經過30分鐘休息,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 陳自諒說,他已打完疫苗第一劑注射,院方給他一張卡,預定8周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