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020醫療照護產業展望 未來20年將轉變三大全新價值鏈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未來趨勢現在就開始掌握,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8)日發布「2020醫療照護產業展望」報告,科技發展與Google、Apple等消費科技巨頭多角化經營驅動下,2040年前醫療照護產業將全面轉變為「資料+平台、健康+照護服務、照護服務支援者」三大全新的價值鏈。

這份報告就2020年全球與台灣醫療照護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剖析。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醫療照護產業負責人溫紹群表示,在物聯網、穿戴式裝置、 AI 等數位科技的輔佐下,醫療照護逐步跨出醫院圍牆,除了逐步推動醫療照護場域轉移,並刺激醫療機構與科技產業跨界創新合作,更進一步將醫療照護的服務內涵,帶向更個人化、自主化的方向發展,構建以消費者為主體的預防醫療機制。

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科技發展,正全面翻轉醫療照護這個高度專業且嚴謹保守的產業。面對醫療資料互通開放與醫療場域去中心化的趨勢,未來全球醫療照護產業的發展重點,將由治療疾病轉向改善健康;同時,連網裝置與醫療資料互通,也將帶領消費科技與醫療科技走向融合,朝推出更有效、更符合成本效益的照護方案邁進。

勤業眾信指出,2020年全球醫療照護產業須關注「高度互通資料、消費科技公司參與並崛起、智慧健康社群影響力發酵」議題。高度互通資料方面,根據Deloitte《2018美國醫療照護消費者調查》報告發現,現今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監測參數的掌握程度,已是 2013 年的 2.5 倍,一旦消費者擁有的健康資訊愈完整,愈有機會在不同機構間自由轉換運用,搖身一變成為醫療體系最大權力者

消費科技公司參與並崛起議題上,Google、Apple、Amazon、Microsoft 等消費科技巨頭企業,因提供消費者健康資料存取的服務,擁有收集、儲存與分析的立基點,成為醫療照護產業的新興參與者。同時,其擁有低風險穿戴式裝置創新能力、龐大的研發預算、有效的分銷管道、內化的創新文化等優勢,將自醫療照護產業崛起,進而影響整體結構鏈。

智慧健康社群影響力發酵方面,過去醫療照護體系被視為影響健康狀況的主因,不過研究發現,高達八成以上的健康問題和醫療體系無關,飲食、運動、社經地位與居住環境才是關鍵。因此,公家機關、非營利組織與私人企業等,皆努力建立防治疾病與維護身心健康的「智慧健康社群」。善用資料改善計畫成果、建造全新且創新的生態系統」等核心特質,成為維護消費者健康福祉的重要角色。

2018年台灣已邁入老年人口占比14%的高齡社會,預計2026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員;面對醫療人力短缺的困境,須善用健保資料與AI技術,以提升醫療照護的營運效率。未來,台灣的醫療照護產業將逐漸走向科技助攻帶來的嶄新局勢,以消費者為中心、整合生活圈、邁向永續,以全面維護消費者健康。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2019年Deloitte亞太區500強評選揭曉 台灣搶進前3 共77家企業入選

融入數位DNA!勤業眾信x新北市政府聯手建構智慧競爭力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衛院最新研究,合併使用兩種藥物,可以提高新冠肺炎中、重度患者的療效。環孢素健保給付,瑞德西韋則是醫生申請通過後,病人可使用。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研究發現,合併使用瑞德西韋(Remdesivir)與用於預防器官移植排斥的健保給付、免疫抑制劑-環孢素(Cyclospo...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世界都面臨疫苗供應不足的困境,不得不藉「混打」疫苗提升施打率,台灣最近也在進行多項的疫苗混打實驗,但怎樣的組合才是最有效者?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團隊今(22)日就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國內外疫情,並引用德國最新研究指出,目前的最強混打組合仍以「AZ+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感染新冠肺炎重症,就算幸運撿回一命,康復後還有復健路要走!台大醫院今(22)日宣布成立「新冠肺炎長期追蹤整合門診」,因為台大醫院觀察收治經驗發現,染疫後的重症患者常留下七大後遺症,包含:肺功能受損、體能退步肌肉無力、語言溝通問題、吞嚥困難、瞻妄與認知障礙、焦慮與憂鬱、...

閱讀詳情 »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9月14日,知名演員龍劭華猝逝,享壽68歲,相驗死因為「疾病因素」。龍劭華有逾10年糖尿病史,而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他的猝逝是因病奪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風暴早已悄悄籠罩全台! 台灣自五月爆發本土Covid-19疫情後,至9月21日累計死亡84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