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21爆發大規模本土疫情 關鍵「疫」戰感謝防疫專家

2021爆發大規模本土疫情 關鍵「疫」戰感謝防疫專家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21年台灣爆發COVID-19大規模本土疫情,感染人數破萬,數百人死亡,在眾多醫護防疫人員、醫療院所攜手防疫下,化險為夷,度過難關,指揮中心上午在衛福部大禮堂舉行COVID-19「關鍵『疫』戰,感謝有您」頒獎典禮,共有79單位獲獎、134位獲頒感謝狀。


指揮官陳時中致詞時表示,他滿懷感激,過去1、2年來,大家都很辛苦,共同努力,一一克服,從中國、歐美邊境防疫,後續零星個案,去年1年可說是有驚無險,並未擴散,200多天零本土確診。


但今年年初,陸續爆發部桃、華航機師、諾富特、雙北社區感染等疫情,驚濤駭浪,但也走過來,與全球相較,也算控制得很好。最近又來了新的變異株,病毒捉摸不定,1個月後應可了解其特性,現在只能嚴陣以待。


陳時中強調,春節期間、人流較大,希望入境民眾在家裡檢疫期間,遵守規範,如果是1人1戶,不要走出家裡,1人1室則不要走出房間,與家人互動,希望明年是否極泰來的1年。


陳時中頒發感謝狀予134位貢獻良多的防疫專家,其中包括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他在「重症個案臨床處置專家諮詢小組」,擔任召集人,率領22名委員建立「重症個案處置諮詢平台」。


余忠仁指出,此次疫情,高重症及死亡率,國人相當害怕,醫護人員有照顧上的壓力,平台啟動之後,眾多重症專家都樂於參與,提供最新治療方法,給予相當大的協助,相關訊息上網,瀏覽人數相當高。


余忠仁表示,正因急重症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擬定治療指引及照護準則,因此,台灣在這一次雙北疫情大爆發時的重症患者死亡率與歐美疫情後期差不多。


余忠仁說,為了讓更多民眾及醫護人員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照護準則,「重症個案處置諮詢平台」印製《COVID-19重症照護關鍵紀實》專書,分享照護經驗。


頒獎典禮中也播放「關鍵『疫』戰,感謝有您」感謝與回顧影片,片中紀錄我國貢獻卓越的第一線防疫英雄堅守崗位、抗疫不懈的過程,回顧眾多防疫英雄於抗疫期間的犧牲奉獻。


更多NOW健康報導
▸鼻形美醜直接影響顏值 結構性鼻整形5段式調整更自然
▸男人手腳冰冷末梢循環不良 下半身思考能力恐出現障礙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個人EQ好不好,可是會影響他的健康!所謂的EQ指的是情緒智商。臨床上,就有一名罹患乾燥症的婦人,只要情緒一不好,乾燥症的病況立刻就會出現,而且以藥物治療也難控制;醫師認為,情緒是非常難解的問題,而解鈴還需繫鈴人。收治這名乾燥症婦人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健康檢查項目中多會檢驗肌酸酐,你知道肌酸酐代表什麼嗎?上網查一查,原來是肌肉所產生的一種代謝產物,會由血液裏經腎臟從尿液排出,當腎臟生病時,就無法正常清除肌酸酐;家醫科醫師則指出,肌酸酐值若是在1.3以上,就代表腎臟排毒能力不好,較低則是表示腎臟排毒很好,但是太低時,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身體發炎,「腸」先知道?台北榮總研究團隊發現,身體發炎物質會與胃腸道內分泌系統相互影響,且腸道荷爾蒙會影響食慾、體重、脂肪與肌肉組成等,一旦發炎問題未經治療控制,身材胖瘦便會容易失控。此一研究成果也已刊載在知名國際期刊「RHEUMATOLOGY(風濕病學)」,並獲選為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9歲體型豐腴的婦人,患有第2型糖尿病12年,因為嘴饞,體重一直居高不下,接受口服降血糖藥物及注射胰島素治療,血糖仍無法控制,糖化血色素(HbA1c)甚至高達10%以上;後經醫師建議,同時接受腸道荷爾蒙GLP-1注射劑及胰島素治療,三個月後糖化血色素下降至目標值,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