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2歲女夜裡無法動彈 竟是「黏液瘤」四竄!害同時中風、腿部栓塞

22歲女夜裡無法動彈 竟是「黏液瘤」四竄!害同時中風 腿部栓塞

▲醫療團隊取下的黏液瘤。而黏液瘤最常像葡萄一樣長在左右心房中間的隔板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紀輕輕,突然半邊肢體動彈不得,22歲陳小姐日前就面臨如此恐怖的經歷,夜裡突然驚覺自己無法動彈,全靠男友迅速把她扛上車送急診,原來竟是因為心臟黏液瘤一口氣導致腦部、雙腿等多處栓塞,台北榮總出動跨科別醫療團隊趕在24小時內成功搶救,這才完全保留所有器官的功能,不需截肢,讓她能自行行走。

從小沒有特殊疾病的陳小姐回憶,當天夜裡突然發現右半邊肢體不能動彈,只能由男友扛上車,一路送到急診。由於病症來得突然,就醫過程中病情又一度不斷變化,讓親友們都驚慌失措,還好醫療團隊把她從鬼門關救了回來,更重要的是保留了雙腳。

為了搶救陳小姐,台北榮總急診、神經內科、放射科、心臟血管外科、整型外科等多專科團隊通力合作,精準診斷並手術治療,但治療過程可謂一波多折。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醫師郭姿廷表示,陳小姐送至急診後,急診及神經內科醫師迅速診斷為中風,立即安排放射科醫師以機械取栓手術將栓塞去除,恢復腦部血流,當下右側肢體逐漸恢復力氣。

沒想到,轉送至加護病房後,陳小姐的雙腳又劇烈疼痛,出現急性下肢缺血性栓塞,因同時併發多處栓塞,經心臟超音波檢查這才發現左心房內有非常大的腫瘤正隨著血流擺動,立即進行開胸手術摘除腫瘤,並將雙腳股動脈切開做栓塞清除手術。

郭姿廷指出,術後儘管雙腳馬上恢復血流變得紅潤,但也因此產生「再灌流症候群」,漸漸變得腫脹,造成腔室症候群壓迫到動脈血流,需再由整形外科進行筋膜切開術釋放雙腿的壓力。所幸,經數周悉心換藥及復健後,雙腳傷口漸漸癒合,且能行走自如。

更幸運的是,郭姿廷說,心臟腫瘤病理報告結果為黏液瘤,屬於良性腫瘤,雖然仍有復發可能性,但機率不高,且不需要做更多後續的治療,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黏液瘤是最常見的心臟腫瘤,最常發生在左心房內,在腫瘤還小的時候不會有任何症狀,但是當它開始長大、阻礙到心臟血流時,病人會越來越喘,走一段路需要停下休息,睡覺也需要將頭墊高一點睡,嚴重時會造成急性肺水腫甚至是心臟衰竭。

郭姿廷指出,由於黏液瘤不是一個結實的團塊,而是有點果凍狀的腫瘤,在心臟內隨著心臟跳動,其中的小碎片就有可能掉下來,隨著血流漂到任何一個器官塞住動脈,造成器官缺血,像陳小姐就是塞住頸動脈造成中風,還塞到股動脈造成下肢缺血性栓塞。

醫師提醒,黏液瘤的好發族群為30至60歲中年人,且女性發生率較男性多,目前並沒有找出任何相關的危險因子,像陳小姐這樣沒有三高的年輕人卻發生中風、下肢缺血的狀況,醫師就得特別留意是否有心臟腫瘤的存在。且不同器官對於栓塞造成的缺血忍受度不同,以腦部時間最短,可能2、3小時後就會產生難以挽回的後遺症。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喉嚨卡卡好幾個月錯怪魚刺 男子其實「舌根冒腫塊」口咽癌四期了!

玩回來像坐牢!民怨聽到了 陳時中鬆口:帛琉團可取消5天加強管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年紀越長,骨骼流失的狀況也會越來越顯著,建議民眾及早存好骨本,以延緩骨質疏鬆的問題發生!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提醒,停經婦女、卵巢切除者、服用類固醇藥物或是父母曾發生髖骨骨折者都是骨鬆症的風險因子,若有此類狀況者宜多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蛋白值、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並建議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以...

閱讀詳情 »

埋線拉提原理: 將具有倒勾的可吸收線材、經由針孔逆向埋入皮下,將下垂厚重的臉部組織,如雙頰、蘋果肌向上拉提固定,術後可以立刻看到臉型的改變,隨著消腫定形可以讓臉部重拾自然的拉提效果。 埋線拉提的美感主要來自 1.將鬆弛下垂的輪廓線恢復緊緻,此部位的埋線的深度及拉提的角度和固定的強度,必須比較強力介入...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天氣一旦變冷,許多人就開始有夜尿困擾。因為當冬天夜間氣溫低時,人體在溫暖被窩中更容易出現尿意,而許多人都會選擇憋尿到早上,進一步造成膀胱的負擔。而有攝護腺肥大問題的男性,平時就因攝護腺壓迫尿道所苦,一旦天氣轉冷使交感神經活性上升,膀胱出口壓力變大,就會讓原本的急尿、頻尿、夜尿等症...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台灣人晚睡早起的生活型態,加上高油高鹽高糖的飲食習慣,讓國內罹患癌症人數不斷攀升,罹癌的年齡也層漸漸下降,青年人口罹患癌症的比率佔總人口的10%,而女性乳癌、甲狀腺癌、大腸癌等,都高居青年罹癌的前三名。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經常忽視身體健康的警訊,往往在確診為惡性腫瘤後,才想起其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