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3公分瘜肉塞腸道 15歲男童長期貧血長不高

3公分瘜肉塞腸道 15歲男童長期貧血長不高
12歲的張小弟五年前開始有貧血的情況,容易頭暈、個子比一般同齡孩童瘦小,還曾經排便出血,父母陪同到幾家醫院作血液檢驗、痔瘡檢查,卻始終找不到病因。日前到台北慈濟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張小弟罹患的是「幼年型瘜肉」(Juvenile polyp),大腸內有一個直徑三公分的瘜肉,經內視鏡手術切除後已康復。

張小弟在五年前因為感冒,就醫抽血檢查時發現血紅素不足,有貧血的情形,男性血紅素正常值為13~17g/dl,該病患只有9g/dl,皮膚、手掌、眼瞼的顏色較蒼白,容易頭暈、疲倦。曾經到幾家醫院求診,做過多次血紅素檢測,始終查不出原因,貧血情況也越來越嚴重,血紅素從9g/dl一路降到6g/dl;此外,排便曾經出現鮮血,父母初步以為是痔瘡,但經過就醫驗糞便後發現,有潛血反應但卻不是痔瘡。

最後到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尋求診治,經會診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建華替其做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張小弟罹患了「幼年型瘜肉」,升結腸有一個直徑三公分的瘜肉,經手術切除後,張小弟的血紅素逐漸升高到11g/dl以上,不再出現頭暈、血便的情況。術後病理檢驗報告出爐,證實為良性組織,屬於「缺陷瘤」。

陳建華表示,大腸瘜肉患者在排便時容易摩擦瘜肉,少量出血包覆在糞便裡不易被察覺,糞便檢查有潛血反應,長期出血就導致貧血,血液中的紅血球數目減少且血紅素含量降低,血液攜氧量不足,長期貧血輕則頭暈、易喘、嗜睡,嚴重時造成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疾病的機會。

大腸瘜肉患者大多是成年人,主要是與體質、多肉少蔬果的飲食習慣有關,若瘜肉大於兩公分就有癌病變的可能性;青少年罹患大腸瘜肉較為少見,臨床上統計約為1%。

青少年罹患大腸瘜肉有85%是缺陷瘤,10%是腺瘤,另3%屬於增值性良性組織,大部分切除後不會再復發,若息肉不只一個,甚至超過10個,就必須定期追蹤。大部分屬於先天的良性組織,切除後不會再復發。陳建華呼籲,家長若發現孩子有長期貧血或排便異常的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以免影響生長發育。



相關推薦

高雄張姓夫婦有三個孩子,老大與老三均是重症海洋性貧血病友。張先生說:「第一個小孩出生的時候,我很認命,等於是讓我認識這個疾病…」。張家不願向命運低頭,在確定健康的老二順利出世後,積極的替老大與老二做骨髓配對,可惜最後沒有成功;隔了幾年又順利懷上老三,夫婦倆不忍心看老大必須終生與針筒為伍...

閱讀詳情 »

「如果沒有愛心捐血人的熱血,我無法活到現在。」 海洋性貧血患者張小姐在102年捐血月記者會上感慨的說出自己的心聲。她從出生三個月開始,她就開始與血袋為伍。這生命的袋子,裝著愛心捐血人的熱血,讓她的生命得以延續;也是她寶貴生命的泉源。   她說,以前台灣捐供血制度尚未建全的時候,必須向「血牛...

閱讀詳情 »

下背痛bye bye小毛病大問題 下背痛的平日保健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雙月刊第101期 諮詢/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疼痛治療中心主任 饒紀倫撰文/陳佳佳生活、工作經常久坐不動、或是常得長時間提重物、騎單車時手把太低,小心,下背痛會找上門來!腰酸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醫師表示,姿勢不良是...

閱讀詳情 »

子宮頸癌性事知多少 子宮頸癌性事知多少 How to Prevent Cervical cancer 懂得珍惜健康,才有能力愛別人。為了幸福與未來,記得多保護自己。 《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版權所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相關影音: 6分鐘護一生 乳癌及子宮頸癌篩檢 (林志玲篇) 政府補助45-6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